top of page

瑞銀料資金流入撐港股樓 恒指年底目標25300 看好科網高息反內捲板塊 [東方日報] 2025-10-21

今年港股重拾起色,樓價也趨向回穩,兩大資產後續能否拾級而上,扭轉近年頹勢,是外界關注重點。對此,投行瑞銀於昨日的媒體分享會提及,維持今年底恒生指數目標25,300點,因恒指以「標準差」而言屬稍為偏貴,惟仍選擇地看好個別板塊,涵蓋香港發展商、內地科網、高息及「反內捲」(譬如汽車和上游資源股)。


港住宅價明年睇升達5%


樓價方面,該行料今年全年住宅樓價持平,明年或見最多5%的升幅,在資金持續流入股市及樓市下,應對資本市場起支撐作用。


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研究部助理總監陳志立解釋指,觀乎指數現時在25,300點爭持,較過去10年平均高出0.6個「標準差」,主要涉及科網企業重估因素所致。他又指,A股近期在情緒上見起色,又透露在9月初曾在投資組合中減持A股部分高息股、轉買一些高啤打(Beta)股,料在減息之下,相關板塊上升空間有機會延續至明年。


被問到「十五五(第15個5年)」規劃的框架對港股影響,他指主要是關注科技如何推動消費,估計對港股無太大影響。惟該行對美國減息刺激香港經濟有較大信心,認為聯儲局年內仍有0.75厘的減息空間,及至明年會再減息一至兩次。假設每當利率下調一厘,所節省的利息支出如同釋放數百億元資金,促進港人自願消費之餘,亦可製造財富效應,為樓市注入動力。


商業地產市場用家主導


轉看港樓前景,瑞銀投資銀行大中華區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梁展嘉預料,本港住宅樓價今年表現持平,明年或有零至5%的升幅;寫字樓則因供應較多或錄些微跌幅,唯獨中環區有機會出現改善;另零售租金走勢今年料見持平。


聚焦港樓走勢,他指由歷史數據來看,每當租金與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出現一厘的正息差,樓價走勢基本上能夠「穩得住」。該行又預期,一個月HIBOR今年底和明年分別見2.2厘和1.6厘,主因美國減息所致,並料年內租金回報約有3.8厘。


針對早前阿里巴巴(09988)斥資買入銅鑼灣新商廈部分樓層,他指留意到目前香港商業地產市場以用家為主,但強調市場要出現復甦,銀行願意放貸才是關鍵。他強調,雖然該行認為甲級商廈租金今、明兩年跌幅同樣介乎3至5%,惟由於本港新型商廈明年之後落成的數量不多,故料本港寫字樓出租情況在2027、2028年可穩步回升。


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房地產行業研究主管林鎮鴻則引述證監統計指,近年本港持牌人數上升,以去年為例升4.4%,背後亦與對沖基金、長倉基金等在港開設辦公室有關,相關公司都是寫字樓重要租客來源,又指早前傳出西九區寫字樓出租予外資投行都是同一道理,視乎業主會否抱進取態度吸客。


倡酒店轉宿舍 回本期6年


另梁展嘉提及,現時入讀本港大學的非本地學生有逾4.7萬名,而8大院校現時手持1,200億元現金、股票和其他投資,對比一年本港的寫字樓和零售市場交易約240億元為多,故估計大學乃未來最大的本港房地產買家和租客。


該行估計,去年大學宿位需求約12萬個,惟供應只得4.4萬個,認同將寫字樓或酒店轉化為學生宿舍,可解決需求不足問題,其中酒店回本期較商廈改建為快,前者需時6年,後者卻需要17年才可回本。另該行建議,本港可倣效倫敦、澳洲推寄宿產業。

Recent Posts

See All
樓市回暖訊號大手客集體重出江湖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曾幾何時,一手樓市的「西餅客」是吒咤風雲的存在——以一打十二、半打六個的「批發式」掃新盤,成為市場熱絡的標誌。後來隨着辣招稅落地及樓市調整,這類大手客逐漸銷聲匿迹。 而近期,隨着樓市暖意漸濃,消失已久的大手客們正集體「重出江湖」,用真金白銀釋放市場積極訊號。 到底甚麼樣的買家能算「大手客」?美聯物業給出了明確界定:同一買家在同一月份、同一新盤購入多個單位,即「一客兩食」及以上就算數。不少發展商也特

 
 
 
二手盤議幅收窄料本月走勢持平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10月份鐵路沿綫屋苑表現持平,近4成屋苑呎價按月回升,而隨着上月底本港跟隨美息下調,一手盤陸續推售,帶動大市氣氛,料11月份二手交投量及造價繼續平穩發展。 即使近4成屋苑呎價回升,但藍籌屋苑呎價幾近下調,其中鰂魚涌太古城、沙田第一城均價與9月份相比,分別回落約2%及7%。上月錄有21宗成交的太古城,量、價均按月減少,尤其是10月上半月欠缺千萬元成交帶動,呎價曾一度失守至1.4萬元。 沙田第一城量升

 
 
 
10月工商舖註冊量跌額升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美聯工商舖統計指,10月份工商舖逾億元註冊金額錄14.4億元,創5個月新高。 根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2025年10月工商舖註冊量(不包括過億公司及內部轉讓交易)錄得349宗,雖然按月輕微減少2宗或0.6%,但是期內註冊金額卻上升21.2%至38億元,形成「量跌額升」的現象。 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額成交起動,即使不包括公司及內部轉讓,10月共錄得4宗逾億元的工商舖物業買賣註冊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