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政黨倡「租置2.0」 不設法團 房委會直接管理 [星島日報] 2025-09-16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在明日發表,有消息指政府可能會重推租置計劃。主張重推的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向《星島》表示,黨派日前已向政府提交「租置2.0」建議,包括針對舊計劃「權責不清」問題提交多種方案,如建議由房委會擔任「公契管理人」,且不設立業主立案法團,而是通過互委會等形式,將物業管理、大廈維修等事項交由房委會負責,而業主只需繳交管理費。同時,該黨亦倡按市價兩折或二五折出售單位,首批試點可選樓齡約20年的屋邨,並建議設5年禁售期。


低至市價兩折 設禁售期

租置計劃早於1998年初推行,並在2005/06年度終止,時隔20年,近日有消息指政府有意再重推。陳學鋒坦言,明白重推租置會有爭議,故建議「租置2.0」要聚焦在管理問題,即小業主只應負責維護自身單位,其餘公共地方交由房委會負責保養維修。至於大廈日常管理,可由房委會或其委託的管理公司負責,而業主只需每月繳交管理費即可。他續指,「租置2.0」的單位應設5年禁售期,5年後才可在「第二市場」出售,10年後要補地價後才能在公開市場放售。


若按市價兩折或二五折定價,換算後即每個單位售價將介乎80萬至100萬元,即平均每呎2000多元。陳學鋒續指,期望每月供款控制在公屋平均租金的兩倍,連同供款、管理費和地租,則不應超過公屋家庭平均入息的25%。


對計劃會否與現行綠置居定位重疊,陳學鋒續坦言按其想法,全港公屋均應走向「先租後賣」,即原本「綠置居」應取消並用作出租用途,「很多公屋街坊住了廿多年,有一定經濟能力,但為了符合收入標準要將子女除名,結果加促屋邨老齡化,分家亦致年輕人難儲錢買樓,不利家庭上流」。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補充,公屋的流轉率極低,僅達0.8%至2%,即一旦入住便鮮少有人會搬走,「即使近期加強打濫,收回9000公屋,但日後能否再維持在高位?估計每年平均只能維持1000至2000戶自然流轉,對縮短輪候時間效益很少」。他又謂,全港現有85萬個公屋單位,加快興建步伐後將突破100萬伙,「如此龐大的資產若能變現,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動力;房委會在套現後,亦能興建更多新公屋單位」。

Recent Posts

See All
研究機構倡北都「產業先行」 物流創科齊推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由「拼經濟大聯盟」夥同北部都會商會、學者徐家健旗下百家塔政策研究所發出報告,倡議北都「產業先行」,須為產業「拆牆鬆綁」,除了創科產業外亦須發展固有的物流業,在產業園外覓地撥給物流及後勤服務使用。 百家塔政策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兼經濟研究總監徐家健指,要有效加快發展北都,產業選擇需要具備戰略性部署,例如可選擇一些香港本身已具優勢的產業,並認為不是政府有土地、地價平了就能夠推動產業落地,而是需要政府規劃協

 
 
 
新購買力內地專才租轉買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2

樓市其中一個被睇好的因素是專才來港,值得留意的是由租轉買,他們過去推動租市租金上升,如果轉買,又會否成為樓市動力,推高樓價? 中小戶型 受剛需人才青睞 附圖為今年樓價表現,唐榮透過內地AI大模型提問,預測未來一年內地人對香港房地產的興趣在哪一方面,結果得出以下答案(節錄): 剛需自住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高才通等計劃已引入23萬人才,其中50%月收入超過4萬元,這些群體正從租賃市場轉向購房市

 
 
 
人才續來港租樓全年無休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04

早前施政報告提到,自本屆政府推出一系列新的輸入人才政策,至今已有超過23萬人才來港工作和發展。其中,高才通計劃的申請續簽率達55%。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52萬宗申請,其中超過35萬宗獲批,各入境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報告又提到,人才在港主要從事創科、金融等行業,按每月收入計,95%高於香港收入中位數2萬多元,50%更是高出近一倍,顯示需求大,市場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