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當炒?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8-19
- CHOICE WON
- Aug 19
- 2 min read
近日二手樓市突然湧現不少短炒獲利個案,尤其是啟德天璽.天,1星期連錄4宗短炒獲利個案,即時成為市場焦點。究竟是否樓市炒風重燃?樓市真的有得炒?
天璽•天不足1周 錄4短炒獲利
8月上半月二手市場連錄多宗短炒獲利個案,剛入伙的啟德天璽•天不足1星期連錄4宗短炒賺錢個案,帳面獲利62.5萬至177萬元不等,升幅全部超過1成。
例如天璽•天5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457平方呎,屬於2房間隔,原業主去年10月以972.83萬元購入,剛以1,150萬元易手,實用面積呎價25,164元,持貨約10個月帳面獲利177.17萬元,升值約18%。
啟德區供應量龐大,為何天璽•天仍能連錄短炒獲利個案?不少人認為是發展商推售時定價過低。
根據美聯物業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自2022年第3季(香港銀行加息)至今年第2季,連續12個季度新盤市場均出現「負溢價」的情況,即是說發展商採取「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新盤定價普遍低於同區二手物業市場價格。當中去年第2、第3季推售的新盤負溢價達12%及10%(見表),反映當時推售的新盤,比同區二手樓價低10%至12%。
發展商低價推盤的確給予投資水位,例如元朗尚柏去年9月低價推售,極速沽清112個單位,平均成交呎價約9,444元,較同區尚悅.嶺當時平均呎價10,907低約13.4%。尚柏今年3月收樓至今,錄得15宗短炒獲利個案。
不過,翻查經濟地產庫(EPRC)資料顯示,去年9月開始銷售的天璽.天,至今暫時錄得近890宗一手單位成交登記,平均成交呎價約25,652元。而去年第4季,啟德區則錄得85宗二手買賣,平均成交呎價約18,016元,新盤負溢價理論上未必適用於天璽•天。
天璽•天可以在啟德區云云新盤中跑出,相信主要是供求形成。去年推售時,首輪銷售共推204伙,但是收票則逾2.9萬票,超額認購達141倍,為2013年一手新例實施後,首輪超額倍數最多的全新盤,可見項目受歡迎程度。而項目以極短期樓花形式推售,大量向隅客仍在市場等待發展商推售另一批新單位,個別流入二手市場也不出奇。
事實上,去年有大量低價促銷搶客項目,但二手市場可以短炒的卻不多,例如建灝地產旗下的屯門上嵐,去年7月大幅劈價47%重推餘貨單位,至今僅6宗短炒獲利。其實,屯門區納米樓供應愈來愈多,售價愈來愈平,例如屯門緹岸6月更新價單,部分單位減幅高達60%,最平單位呎價低至9,616元,反映納米新盤供應量遠超於需求。
新盤供應多 樓價升勢未明顯
總括而言,雖然政府全面撤除所有樓市辣招,但是現時整體新盤供應仍然相當龐大,發展商銷售策略仍以先求量後求價,樓價升勢並未有明確趨勢,投資者仍需平衡風險。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