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首次置業年齡33歲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24

花旗香港最新一份《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2025》顯示,香港2025年千萬富翁人口達39.5萬人,較去年增加5,000人,而調查亦披露平均在33歲就已首次置業。


港千萬富翁 平均33歲已首置


花旗將擁有逾1,000萬元總資產淨值(包括自住物業,但不含按揭貸款等負債),以及至少100萬元流動資產的人士,界定為「千萬富翁」。今次調查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以及2025年8至10月期間,訪問2,600名年齡介乎21至79歲的香港居民。調查顯示,千萬富翁平均年齡55歲,該批千萬富翁的財富分配平均,當中流動資產佔49%,物業佔51%。在流動資產中,投資產品與現金及存款各佔一半;千萬富翁平均於34歲賺到「第一桶金」,即累積100萬元資產,而當時主要投資股票及基金;平均在33歲就已首次置業。


這讓唐榮想起2021年立法會一份研究報告提到,居所戶主年齡偏向年長人士:35歲以下的年輕人士於1997年成為自置業主的機會較高,當時有多達19,8100名這類年輕戶主,佔自置戶主總數的22.1%。不過,在置業負擔能力不斷惡化下,相關數字到了2019年已大幅縮減至僅98,200人及7.6%,據報這亦是年輕世代感到無望的其中一個源頭。根據調查,首次置業人士的平均年齡,於2019年已推遲至44歲(調查由網上地產放盤平台2019年進行)。


內地一綫市 剛需買家平均33.5歲


再給大家一些內地數據,貝殼研究院發布《2021城市剛需購房報告》,一綫城市剛需客群購房平均年齡約為33.5歲,剛需包括首次置業和改善型置業。對於首次購房的剛需年齡方面,北京、深圳及廣州的首次置業年齡相對較低,北京約為30.3歲,深圳約為31.1歲,廣州約為31.5歲。與此同時,南京、武漢及蘇州等城市首次置業平均年齡相對較高,南京約為34.1歲,蘇州及武漢約為33.8歲。


當然不是一面倒變年輕,房委會2021居者有其屋計劃二手單位買家調查,結果顯示約75%的公開市場首次置業買家和白居二買家,平均年齡均為36歲。買家的家庭月入中位數為50,000元。


不過,到了2023年同樣型統計調查(見表),在公開市場首次置業買家(59%)和第二市場白表買家(64%)當中,大部分買家的年齡在40歲以下,兩者的平均年齡均為38歲,似乎較2021年調查加大了兩歲。公開市場非首次置業買家和第二市場綠表買家的平均年齡,分別為49歲和50歲。概括而言,公開市場買家的每月家庭入息中位數與第二市場買家相若(50,000元),入息則與兩年前調查相若。

Recent Posts

See All
會所添科技元素為住戶製造驚喜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25

人工智能(AI)浪潮席捲各行各業,發展商也積極將相關技術融入項目開發,九建市務及銷售部助理總經理陳淑芳表示,集團旗下項目的會所設施加入不少科技元素。 以海茵莊園為例,其戶外的特色音樂動感噴泉會配合音樂節奏而起動,令住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體驗科技帶來的趣味與驚喜。 至於即將推出位於牛池灣的大型鐵路上蓋商住綜合項目,陳淑芳透露,將考慮加入AI智能家居系統,包括實現照明、冷氣的自動化控制等。 陳淑芳續指,

 
 
 
1個月拆息連跌5日業界:涉供求影響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20

銀行同業拆息(hibor rate)與供樓相關的1個月同業拆息(HIBOR)連跌5日,累跌84點子,昨報2.28厘。 以全期H加1.3厘計,H按按息報3.58厘,與鎖息上限3.25厘相若,市場估計12月按息有機會跌穿鎖息上限。 未有季節性因素 跌幅突擴大 昨日1個月同業拆息跌至2.28厘,較對上交易日跌60點子。業界人士指出,是次同業拆息急跌,與今年5至7月拆息大幅下跌(甚至跌至低於1厘)的情況是

 
 
 
AI監控家居安全守護住戶健康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9

太古地產近年在開展建築工程時,均有採用人工智能(AI)協助,並設計了個人的人工智能平台,以協助管理現場器械及工人,當中重點是健康與安全管理。 集團策略性部署AI攝錄機在各工地位置,透過遠程監控,即時監測工地各類風險,例如工人有沒有吸煙(構成工地火災風險);其次是工地高空風險;最後是工人有沒有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等個人防護裝備。整體而言,該平台既幫助掌握現場管理狀況,亦讓前綫管理人員即時應對各類突發風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