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老鋪黃金增長強勁派息豐 [信報財經新聞] 2025-08-22

老鋪黃金(06181)一年前股價由87元,一直飆至今年最高1108元,正宗的十倍股,喪升背後是獨有的古法黃金手工藝、貼心服務加輕資產營運模式,其他金商不易複製。中期業績交出與預期相符數字,而且由於其輕資產模式,在手持大量現金之下,日後會由高增長股變現金牛高息股,股價未必會到此為止,長線持有亦可帶來豐厚股息回報。


古法工藝難複製 奠定高端定位


老鋪黃金上半年經調整盈利23.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9倍,符合早前盈喜預計介乎23億至23.6億元區間,中期息每股9.59元,首次派中期息,公司並計劃每年派兩次股息,每次股息分配金額為合併財務報表當期期末賬載累計未分配利潤的50%。


盈利勁升,一方面是期內收入急增251%,至123.54億元,毛利大增223%,至47億元,另一方面亦由於成本控制得宜,銷售及分銷開支、行政開支等的增幅都低於收入增長,致期內利潤激增285%,至22.67億元。期內財務成本由約1071萬元升至4220萬元,增幅看似很高,但以期內盈利及收入而言數額不算大。


老鋪黃金深耕古法黃金行業十餘年,已打造出顯著的品牌優勢和影響力,是經中國黃金協會認證的中國古法手工金器專業第一品牌,也是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古法金飾品》團體標準和《古法金鑲嵌鑽石飾品》團體標準的起草單位。


該集團2025年上半年在單個商場平均實現銷售業績約4.59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5年上半年在所有珠寶品牌(含國際、國內珠寶品牌)中,其在中國內地的單個商場持續保持平均收入、績效排名第一。以上計算尚未計及今年5月及6月新入駐的3家商場,即上海港匯恒隆、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及上海IFC,該三個新銷售點據報開店後銷售成績斐然。


儘管公司主要致力於線下渠道銷售,但2025年「天貓618」活動期間,天貓旗艦店登頂成為黃金類目銷售業績榜首,成交額突破10億元,為首次達到該成績的黃金珠寶品牌,報告期線上渠道實現總銷售業績約19.42億元。


海外首店每小時成交10訂單


截至2025年6月30日,老鋪黃金的忠誠會員達到約48萬名,較上年同期增長13萬名,消費人群不斷擴大。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資料顯示,老鋪黃金消費者與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愛馬仕(Hermès)、卡地亞(Cartier)、寶格麗(Bvlgari)等國際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費者平均重合率高達77.3%,驗證了品牌的高端定位。


今年6月21日,老鋪黃金新加坡金沙購物中心店啟幕,業績報告稱,這是老鋪黃金的海外首家門店,也是老鋪黃金品牌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據新聞載,該店人流不絕,轉化率高達95%以上,每小時成交4張至10張訂單,周末排隊時間達2小時至3小時,工作日排隊1小時至1.5小時。


業績稱,未來集團將恪守品牌定位,不斷擴大品牌市場勢能,持續產品原創設計研發和工藝革新,推進產品持續升級迭代,致力「品牌國際化和市場全球化」的市場戰略,打造具足非遺文化價值和強大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黃金第一品牌。雖然沒有說明海外開店目標,但出海是肯定的長遠策略。


摩通預計集團2025年至2027年銷售額及淨利潤複合增長分別68%及76%,增速保持強勁,現金流持續上升,令公司財務更加充裕,日後派息料更吸引。以集團將每年利潤50%用作派息計算,未來幾年利潤及股息累計增長可觀,即使其動態市盈率已升至37倍,仍值得逢低吸納並長線持有,昨日股價回落正是入場好時機。

Recent Posts

See All
研究機構倡北都「產業先行」 物流創科齊推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由「拼經濟大聯盟」夥同北部都會商會、學者徐家健旗下百家塔政策研究所發出報告,倡議北都「產業先行」,須為產業「拆牆鬆綁」,除了創科產業外亦須發展固有的物流業,在產業園外覓地撥給物流及後勤服務使用。 百家塔政策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兼經濟研究總監徐家健指,要有效加快發展北都,產業選擇需要具備戰略性部署,例如可選擇一些香港本身已具優勢的產業,並認為不是政府有土地、地價平了就能夠推動產業落地,而是需要政府規劃協

 
 
 
亞太投資者重拾信心加快入市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3

高力國際日前發表的《2025年第三季亞太區資本回報率報告》指出,整體利率趨向穩定下,融資成本於多個國家或地區均有下降,令不少投資者對後市重拾信心,並加快入市步伐。 寫字樓方面,韓國首爾季內的總投資額已突破110億美元,並已超出2024年全年的總成交金額之餘,全年成交量亦有望創新高。澳洲市場則有輕微復甦,整體市場信心,以及各區商廈及寫字樓查詢量均有上升。 東京核心區商廈需求穩 新加坡則受惠於利率回落

 
 
 
10月安老按揭登記僅18宗按月減44%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3

中原按揭一項研究報告指出,10月錄得18宗安老按揭登記,較9月的32宗,大幅減少了14宗,按月跌44%。至於2025年首10個月共錄308宗安老按揭登記,相比2024年同期減少18%。 自安老按揭計劃推出以來,中銀香港的參與度一直最高,10月份18宗安老按揭登記全部由中銀香港承造。截至今年10月,中銀香港期內累計301宗登記,雖較去年同期的367宗減少18%,但市佔率仍超過97%。 排名第二是上海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