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整見曙光結構變化顯現機遇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05
- CHOICE WON
- Sep 5
- 2 min read
踏入2025下半年,香港樓市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隨着股票市場氣氛逐步回暖,物業市場信心亦見回升。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2025年第二季私人住宅售價指數較上季微升0.7點,終止自2023年第二季起的連續跌勢。而香港上半年整體樓宇買賣登記也達到36,848宗,創下2022年以來的3年半新高。筆者認為從價格指數以及交易量來看,反映出本港樓市近期已呈現初步企穩迹象。
奇貨可居 歷來亞洲樓王地位不變
從宏觀周期角度審視,香港樓市歷來具有極強的韌性。每一次重大調整,無論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時期,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市場均能逐步恢復並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在今年,超級豪宅MOUNT NICHOLSON頂層特色戶以呎價約14.4萬元再次問鼎亞洲分層樓王,同在山頂的歌賦山道1號洋房亦以約10.88億元的成交價創下本港近兩年的新高,一眾頂端買家以實際行動印證對稀缺資產的長期信心。
這些交易不僅反映超級豪宅市場獨有的抗跌邏輯,更揭示在利率波動與經濟不確定性背景下,資金仍持續流向具備永久價值保障的頂級物業,預示香港樓市在結構性調整中正逐步築底,並醞釀新一輪價值重估的動能。
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鮑威爾早前在年度會議上表示「通脹已降至足夠水平」,為全球貨幣政策釋放了關鍵訊號。市場普遍將其言論解讀為「為減息打開大門」,這一預期迅速引發廣泛關注。對於實行聯繫滙率制度的香港而言,這一動向意義重大。港幣與美元掛鈎,意味着香港的利率環境長期受美國貨幣政策主導。過去兩年,隨着聯儲局持續加息,香港按揭貸款成本攀升,嚴重遏抑了樓市購買力,尤其對上車客和換樓家庭造成沉重負擔。
若聯儲局果真於9月啟動降息,香港將有望跟隨走出高利率周期。融資成本降低將直接減輕買家還款壓力,而更關鍵的影響在於,它改變了大眾對市場的預期,信心一旦恢復,積累的購買力將逐步釋放出來。此外,若減息周期展開,也將重塑資產估值邏輯,為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復甦提供更廣泛的動力。
因此,當前的市場更像是一個「價值回歸」和「尋找新平衡點」的過程,而非簡單重複過去的周期。對於槓桿較高的投機者而言,風險依然存在,需要保持謹慎態度,但對於真正的實力買家而言,這確實屬於一個難遇的尋寶機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