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思維推動市區重建業界:增經濟誘因 - 報章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18

施政報告公布以新思維,利用新發展土地推動市區重建,推出3招,包括市建局獲得北都3幅地皮,興建「樓換樓」單位推動重建項目;並放寬7區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容許轉移至北都或用作投地時扣減地價。


市局獲北都3地 建「樓換樓」單位


據了解,市建局獲得的3幅用地總地盤面積約4公頃,預計可建樓面面積約200萬平方呎,分別有兩幅位於古洞北、鄰近雙魚河,另外一幅則位於粉嶺北鄰近聯和墟,目前市建局正在檢視3幅用地是否合適,估計2030年前可落成,傾向現樓形式作「樓換樓」。


現時市建局收購舊樓「樓換樓」機制,住宅自住業主要先接受現金補償金額,再用有關金額來購買原址重建或同區項目「樓換樓」單位。消息指,新構思是住戶需要在收購當刻便要決定選擇現金賠償或「樓換樓」。而不同物業涉及的樓價差額,將會由市建局日後評定價格及作詳細安排。


市建局回應表示,地皮不單為檢討及優化其現行收購及補償機制,帶來更靈活的空間,亦為受重建項目影響的業主提供不同選擇,滿足個別需要。


旺角等7區重建 准適量寬地積比


至於鼓勵私人重建方面,包括西營盤、灣仔、旺角等7區的重建項目,容許適量放寬地積比。據悉,措施針對樓齡超過50年、地盤面積7,500平方呎的項目,發展商重建可獲得增加2成樓面,在完成城規程序後原址重建或轉移至其他地盤,若果無意進行城規程序,亦可將新增的樓面轉換成地價,用以抵銷其他地方投地、改契或換地所需支付地價金額。


雖然措施有點類似政府70、80年代,在新界收地採用的換地權益書(LetterA/B)制度,不過據悉,政府為避免炒賣,將禁售轉售有關地價權益,而涉及地價金額則由地政總署按當時的地價作出評定。期望措施明年上半年實施。


重建未用盡地積比 可跨區轉移


第三項措施則是容許發展商,將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跨區轉移至其他地區以至新發展區。消息指,轉移地積比須獲城規會批准,而轉移面積上限為接收地盤的30%,預計10月中提交立法會,期望明年上半年落實。


有大型發展商表示,措施預期可增加經濟誘因,積極推動迫切的舊區重建。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則認為,額外2成地積比有足夠誘因吸引重建,關鍵是道路能夠負荷。

Recent Posts

See All
奧運站凱帆軒高層全海景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30

位處奧運站的凱帆軒,雖然規模不算大,而且清一色為2房戶型,但其配套、景致不遜於同區其他屋苑。 由長實發展的凱帆軒,由3座住宅組成,相較同區屋苑,其規模顯然較細小,但無損其實用性。屋苑的會所設施應有盡有,而且其臨海的賣點,幾近半數單位面向維港,遠眺至昂船洲一帶,觀景角度甚為開...

 
 
 
北都設計組啟動首開會確立工作目標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30

施政報告重組統籌北都發展「頂層規劃」,包括成立由3個負責工作組,其中「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昨日(29日)展開首次會議,確立設計組主要工作目標,並審視了洪水橋片區招標模式。 該工作組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組長,成員包括6個問責官員,除了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外,還包括財經事務及...

 
 
 
長者樓換樓計劃擴大 料10萬伙合資格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30

「長者樓換樓計劃」擴大覆蓋至房委會旗下資助出售房屋,合資格單位約10萬,較房協先導計劃的1,300個,增加76倍,同時放寬換樓限制。分析指,措施利促進房屋流轉,惟料長者換樓意慾未必太高。 該計劃是容許長者業主將居住的資助房屋在居二市場出售後,可以在居二市場免補地價「1換1」...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