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及時止損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01

最近聽地產業界說,地產商減庫存,劈價差不多劈至谷底,再劈下去,套現根本不夠給銀行還錢,還劈來做甚麽?這令唐榮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勝算》,作者劉潤,他提到:及時止損是打敗困境最好的辦法。


書中指出:內地因為市場信心下挫,有些銀行正面臨「高評高貸」帶來的斷供風險。甚麼叫「高評高貸」?舉個例子,老王因為炒房,賺到了錢。他堅信房價會漲,堅信今年1,000萬元的房子,明年會漲到1,500萬元。一定要買。但因為國家調控,首付要50%,就是500萬元,怎麼辦?找機構把房價估高一點兒,比如1,800萬元。這樣,他50%就能貸出來900萬元。1,000萬元,減去900萬元,他只需100萬元的首付,就能買到房子。這叫「高評高貸」。


不及時止損 失敗一次血本無歸


房價上漲時,老王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如果房價真漲到1,500萬元,他就用100萬元本金,撬動了500萬元的收益。可是萬一在預期的時間沒有漲呢?萬一下跌呢?手上的現金流突然斷了呢?有些地方的房價,真的下跌了;有些地方的商舖,租不出去了。


1,000萬元的房子,跌到了850萬元,老王面臨一個痛苦的抉擇:要不要為一套價值850萬元的房子,償還900萬元的貸款?老王想用槓桿放大收益,最後卻被槓桿擊倒。作者認為,該止損時,不及時止損,即使前面做對了10次,只要最後一次失敗,就可能血本無歸。


地產界人士說,過去有進取發展商,睇個市未來一直向上,入手地皮當刻計得好盡,計兩成甚至十多個百分比利潤,因為預樓價不停升。但當樓價跌3成,穩陣的可能勉強打和,毛利率跌到單位數,進取的,兩成利潤都要被蒸發,甚至蝕本。向銀行借錢發展,大的公司拿到8厘,中小型要雙位數利息,如果拖兩三年,兩成利潤就給利息吃掉。


資金被綁愈久 成本與風險愈高


團結香港基金一份報告就指出,在發展周期之初的施工前階段(發展周期見圖),發展商會因收購土地而產生負現金流,資金被綁定的時間可能會更長。由於發展商會尋求不同渠道進行融資,如銀行按揭、銀團貸款和債券等,因此融資成本往往在項目第一天開始就會產生。


到了施工階段,發展商會繼續產生負現金流,其中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建築成本和專業費用,到了發展周期後期的施工後階段,發展商才會開始產生正現金流。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只有在買家正式接管物業後,即「收樓」後,發展中物業的預售樓花收益才能入賬。


換言之,利率上升和高建築成本,會增加負現金流,而積壓餘貨則會減少正現金流。發展周期愈長,發展商資金被綁住的時間就會愈長,並會因此產生更高融資成本和發展風險。

Recent Posts

See All
研究機構倡北都「產業先行」 物流創科齊推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由「拼經濟大聯盟」夥同北部都會商會、學者徐家健旗下百家塔政策研究所發出報告,倡議北都「產業先行」,須為產業「拆牆鬆綁」,除了創科產業外亦須發展固有的物流業,在產業園外覓地撥給物流及後勤服務使用。 百家塔政策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兼經濟研究總監徐家健指,要有效加快發展北都,產業選擇需要具備戰略性部署,例如可選擇一些香港本身已具優勢的產業,並認為不是政府有土地、地價平了就能夠推動產業落地,而是需要政府規劃協

 
 
 
亞太投資者重拾信心加快入市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3

高力國際日前發表的《2025年第三季亞太區資本回報率報告》指出,整體利率趨向穩定下,融資成本於多個國家或地區均有下降,令不少投資者對後市重拾信心,並加快入市步伐。 寫字樓方面,韓國首爾季內的總投資額已突破110億美元,並已超出2024年全年的總成交金額之餘,全年成交量亦有望創新高。澳洲市場則有輕微復甦,整體市場信心,以及各區商廈及寫字樓查詢量均有上升。 東京核心區商廈需求穩 新加坡則受惠於利率回落

 
 
 
10月安老按揭登記僅18宗按月減44%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3

中原按揭一項研究報告指出,10月錄得18宗安老按揭登記,較9月的32宗,大幅減少了14宗,按月跌44%。至於2025年首10個月共錄308宗安老按揭登記,相比2024年同期減少18%。 自安老按揭計劃推出以來,中銀香港的參與度一直最高,10月份18宗安老按揭登記全部由中銀香港承造。截至今年10月,中銀香港期內累計301宗登記,雖較去年同期的367宗減少18%,但市佔率仍超過97%。 排名第二是上海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