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谷資助出售房屋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19
- CHOICE WON
- Sep 19
- 2 min read
昨日特首提到,政府的目標是沒有房住要有房住,有房住最好是自己的房,自己的房屋最好愈來愈大,所以施政報告2025可見到重點放在資助出售房屋。
先看看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2026-27年度起,至2030-31年度的5年,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包括簡約公屋)將達189, 000伙單位。與去年施政報告比較所提5年(2025-26至2029-30年度)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相同,趨向穩定。
再看看居屋供應,翻查房屋局資料,暫時有2025-26至2029-30年度的公營資助出售房屋,主要是居屋的建屋量,5個年度合計是56,500伙(見表),2029-30年度高見17,700伙,跟今年度比,是翻倍供應。那又能否持續?
如果根據去年底的《長遠房屋策略》進度,在2025-26至2029-30年度的5年期內,房委會和房協的公營房屋預計總建屋量約為158,600伙單位,包括約102,800伙公屋/綠置居單位和約55,800伙其他資助出售單位,與附表相若,平均每年11,160伙。
至於10年計(即2025-26至2034-35年度),由於房委會將會以邁向60:40的比例作為規劃基礎,興建公屋/綠置居和其他資助出售單位。308,000伙單位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會分為185,000伙公屋/綠置居單位及123,000伙其他資助出售單位。扣除前5年約55,800伙,後5年將有66,500伙資助出售單位,平均每年13,300伙,大概再有兩成增長。當然,最新數據仍有待較後時間長策公布。
調升綠白表比例 助公屋戶上車
唐榮認為施政報告可以分兩組政策,一是增加新居屋吸引力,特首提到,在居屋供應顯著增加的基礎上,綠白表配額比例由40:60調升至50:50,協助更多公屋租戶變成業主。要公屋租戶落注,好多時面對質疑如果愈住愈細,不如不換,所以相連政策就是提升居屋和綠置居面積較大單位的比例。另外,放寬新出售單位的轉讓限制年期,由15年降低至10年,減少鎖定年期,都是增加購買的吸引力。
第二是進一步活化居屋第二市場,增加需求是方法之一,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場(白居二)計劃」起,再增加1,000個配額,總數達7,000個,新增配額的其中一半會撥予40歲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另發出批准信的數額將適量大於白居二配額,讓購買單位的配額得以盡用。以及容許擁有資助出售單位10年或以上的業主,在繳付出租准許費後將其未補價單位出租予合資格白表申請者,計劃名額3,000個。
長者業主「樓換樓」 成效有保留
當然還有「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容許年滿60歲並擁有單位10年或以上的業主,可在第二市場出售該單位後不須補價,購買一個較小或較偏遠的單位,讓長者可獲得額外現金作生活費,同時騰出市區或較大單位讓有需要家庭申請。
老人家換樓,唐榮對成效就有保留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