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融合政府數據推全新估算方程式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8-18
- CHOICE WON
- Aug 18
- 2 min read
樓價走勢反覆,為幫助市民更有效掌握不同樓市數據,中原地產融合多個政府部門數據,配合本身地區經驗,將推出全新估算方程式,每周提供130萬個物業價格估算,買賣雙方更輕鬆掌握過去及實時價值。
中原數據科技首席科技總監吳煒溢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很多舊樓、唐樓交易數據嚴重不足,銀行估值很難提供即時估值,而中原早在1999年推出中原地圖,當年電子地圖由地政總署提供,經過26年發展中原全面掌握地埋信息的技術及理論,近年配合公司業務,推出地圖找樓、睇樓庫存等,並根根據框架數據劃分成173個樓市片區。
至2003年,再結合統計署數據,開發了「樓宇組群」,按年代、類型及地理位相近的大廈分為群組,各群組內樓字同質性強,代表群組的物業價值相近。新的估算方程式,結合AI模型亦利用「樓宇組群」特性,構建虛擬屋苑,解決單幢物業交易數據少難估算的問題。現時全港一共有3,000個不同的「樓宇群組」,以舊樓林立的油尖旺為例,按不同街道及地段劃分成167個樓宇群組,而深水埗區則有208個群組。
構建虛擬屋苑 突破交易數據局限
另外,中原城市指數(CCI)在建模時收集成分屋苑內各單位參數,計算權重,為新估算程式提供參考方案,因此,全新估算方程式覆蓋全港130萬個私樓單位,連唐樓、單幢舊樓也可覆蓋,而且可以追溯過去30年成交價。
吳煒溢又強調,新估算方程式是深度融合政府「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的開放資料,包括地政總署、統計署、發展局及機電工程署等部門的數據資料,以提高公信力。例如透過機電工程處提供的升降機許可證數據,精準定位全港唐樓的位置進行分組,大大降低傳統人工考察成本(如暑期工實地記錄升降機),提升估算建模效率。
另外,為提高估算價的準確度,中原地產加入不同的市場情緒變化數據,例如叫價變化、睇樓次數、放盤量及準買家還價情況等數據,令到估算數據更加貼市。至於準確度方面,吳煒溢指出,為測試估算準確度,每星期均會按田土廳的成交價格進行比對,大型屋苑的準繩度超過90%。
另一方面,吳煒溢指出,除了即將推出的全新估算方程式外,中原大數據正利用政府「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為全港約4萬幢私樓繪製三維(3D)模型,讓業界或市民可以更深入掌握每幢樓宇的實況,由天台、地舖及大廈外牆實況可以完全掌握,較現時只睇大廈照片更加清晰,而且數據定期更新,比其他網頁更緊貼實況。
對於準買家而言,置業前期可以透過proptech(地產科技)快速了解自己心儀地區或樓盤的實況及區內居民的大概組成概況,有助加速置業決定,對地產代理行業及市民均有幫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