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房屋大單位 議員倡增至4成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9-25
- ryankwong94
- Sep 25
- 2 min read
為增加居屋、綠置居吸引力,鼓勵公屋戶向上流置業,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居屋、綠置居較大單位的比例。現時資助出售房屋2房以上單位只佔不足3成,有立法會議員倡增至4成以上。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後曾經指出,「政府的目標是沒有房住要有房住,有房住最好是自己的房,自己的房屋最好愈來愈大,長遠做到市民住在心儀面積的單位」。
施政報告之中,提出增加居屋、綠置居較大單位的比例。據本報統計過去3期(2022至2024)的綠置居及居屋,總數6期合共約3.5萬個單位,其中屬於2房以上單位只佔不足9,000伙或26%,3房更只有857伙,佔整體不足3成。
反觀屬於開放式單位開則的單位總數有1.1萬伙,佔整體比例達32%,而最主流則為370至440平方呎左右的1房單位,佔整體達42%。
3房供應少 家庭客選擇有限
立法會議員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梁文廣指出,過往資助出售房屋面積偏小,一方面受追趕單位供應量,以及與申請者家庭狀況比例有關,但他認為提升大單位比例有兩個好處,包括一方面增加綠表公屋住戶向上流置業誘因,另一方面亦是配合鼓勵白表申請者生育及組織家庭。
根據剛完成揀樓的居屋2024,5個新居屋屋苑總數7,132伙,大約3成屬於開放式單位,在揀樓時候就出現家庭申請人因為較大單位售罄而放棄揀樓,最終名額未有用盡,最終撥予一人申請者揀樓。
冀助白表生育及長者共住配對
梁文廣認為,將來應該增加資助出售房屋2房及3房單位比例,最好合共能夠達到供應量4成水平,因現時「家有長者」及「家有初生」的配額比例已經達4成,相對而言,可以減少開放式單位數目,但應保持一部分以配合單身人士需要。
至於翻查房委會曾經在去年公布「居屋2022」的申請者調查報告顯示,有4成申請者視單位面積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僅次於地點、交通配套及價錢。而有58%申請者選擇購買實用面積377平方呎以上單位,傾向購買實用面積484平方呎以上大單位的申請者比例亦達到1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