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數碼港」模式重現?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06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示,過去兩年多政府已經加快步伐大力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但他對步伐仍感到心急如焚。如果急起來,當年的「數碼港」開發模式會不會再次出現?


翻查昔日資料,1999年3月,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在發表1999至2000年度的政府財政預算案時,公布政府將會與一家私營機構,即盈科拓展集團在薄扶林的鋼綫灣合作進行數碼港發展計劃,耗資130億元,主要依賴私人投資。該項目預計在2002年開始分期落成。將會提供超過12,000個職位,興建期間還會為建築行業創造約4,000個空缺。


昔依賴私人投資 包括住宅發展


該計劃包括數碼港部分及附屬的住宅發展部分,預計於2002年年中至2004年年中分期完成。數碼港部分在吸引一流的資訊科技及資訊服務公司和專業人才滙聚香港,而住宅發展部分則會帶來收入,推動計劃的進行。住宅部分就是今時今日著名的豪宅屋苑貝沙灣(見表)。


政府負責為數碼港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在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期間,財務委員會共批出撥款總額約11億元,以進行通路通水等等工程:就數碼港發展計劃建設道路、排水渠和重要基礎設施;築建北面通路,並敷設相關的排水渠和進行水務工程;薄扶林區供水系統擴展工程。


重點是根據計劃協議,政府的出資額按數碼港發展商獲批給發展權時住宅發展部分地價計算,而盈科的出資額則以其所須承擔的最高投入資金計算。住宅發展部分的地價為79.3億元,當中已包括基建工程所需約11億元的估計成本,至2004年5月底,數碼港發展商已就該計劃注資約43.72億元。


北都聚焦產業 土地發展新思維


這就是當年的數碼港的協議及財務安排,這可能亦是香港發展商除了一筆過買斷土地自行發展之外,最擅長的發展模式。早前公布的紅磡海濱,有關當局亦曾提及有以片區開發的想法,並會考慮讓政府從中分享賺取的利益,但沒有計劃為日後的發展商給予任何資助,料發展商可藉首期發展的住宅、綜合娛樂設施,為第二階段部署資金。


李家超曾表示,北都所佔面積約為香港大約三分一,強調北都是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並非一般房地產發展,因此土地發展應有新思維。政府現時在3個試點,包括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以片區形式向市場招標,共收到22份意向書,下半年起陸續招標,招標方式待定,傳統是價高者得,亦可加入發展方案作判斷,如投標發展商指可帶龍頭企業落戶片區便可加分等等,下半年招標文件出爐自然見真章。

Recent Posts

See All
秀華坊改劃反對申述城規今審議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城規會早前因應灣仔秀華坊及聖佛蘭士街用地的改劃申請,而修訂《灣仔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期間有意見提出反對,會方今日將審議相關反對申述。由於規劃署拒接納反對申述,預計會方維持原有修訂的機會大。 上述秀華坊項目早前獲城規會批准改劃為1幢28層高的住宅,提供216伙,並發展藝術設施,總樓面涉約10.45萬平方呎。 項目近日共接38份申述,當中25份屬於反對聲音,包括香港復康會等遞交意見。主要反對理據是認為

 
 
 
荃灣住宅地皮今截標料可建780伙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荃灣永順街與德士古道交界的住宅地皮於今日(14日)中午12時截標。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隨着美國及香港已連減兩次息,一手市場成交理想,加上最近賣地成績不俗,料可吸大型發展商競投。 上述用地為環宇海灣跟德士古道工業中心之間露天停車場,其地盤面積約70,127平方呎,最高樓面面積約434,790平方呎,將提供約780伙。用地的市場估值約15.2億至19.6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3,500元至4,

 
 
 
研究機構倡北都「產業先行」 物流創科齊推 [香港經濟日報] 2025-11-14

由「拼經濟大聯盟」夥同北部都會商會、學者徐家健旗下百家塔政策研究所發出報告,倡議北都「產業先行」,須為產業「拆牆鬆綁」,除了創科產業外亦須發展固有的物流業,在產業園外覓地撥給物流及後勤服務使用。 百家塔政策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兼經濟研究總監徐家健指,要有效加快發展北都,產業選擇需要具備戰略性部署,例如可選擇一些香港本身已具優勢的產業,並認為不是政府有土地、地價平了就能夠推動產業落地,而是需要政府規劃協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