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活化出租居屋免資源浪費 [香港經濟日報] 2024-05-16

居者有其屋(居屋)是房屋委員會(房委)或房屋協會(房協)以折讓價將物業賣給合乎資格人士,大部分情況折扣由30%至50%不等,所以每年都吸引大量認購,法例原來規定業主日後出售此款資助房屋要先補回之前未付的地價,才可以出售或出租。


但這筆補地價往往是幾百萬的天文數字,令業主很難負擔,也令居屋的交投一向低於私人物業,因此市場上也有不少空置的居屋。政府有見及此,2013年設居屋第二市場,最初只限綠表資格,即買家必須已經擁有公屋,在完成交易後必須交回公屋。及後在2017年,將計劃正式擴展至白表市場,即買家只需符合購買居屋的資格便可購買,大大加強了合資格買家的數量。居屋第二市場的需求是明顯的,合資格買家數量增多了。成交轉旺,業主更容易出售已經空置的單位。


誤以為出租未補價居屋 定是違法


居屋第二市場計劃活化了買賣機制,也令市場歡迎。除了出售外,出租也是需要進一步活化,最初業主也是必須先補地價才能出租單位。至2018年,房協首先推出「未補地價資助出售居屋—出租計劃」,最初只准業主出租單位內的個別睡房,租客也必須是正在輪候公屋的人士;而2019年房委會也加入此計劃,至2021年正式恆常化此計劃,並擴展至可租整個單位。雖然計劃已經優化及放寬,涉及可以出租的單位數量可以達到超過35萬個,而市場上實際通過出租計劃的單位每年租出也只有幾百宗而已,效果很不理想!


當中宣傳不足是其中一個原因,在各大綫上討論區也有不少討論,不少人誤以為出租未補地價居屋,一定是違法行為。另外一個原因相信跟手續繁複有關,租客必須是以登記申請公屋達3年以上的家庭或6年以上的非長者單身居民。而其業主又必須是業權滿10年或以上,業主和租客都怕誤入法網,往往疏忽了這個合法合規的市場。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只要有十分一的未補價居屋成功在市場放租,單位數量便有3.5萬個,而政府大鑼大鼓推廣的「過渡性房屋」在2015年發展,花了8年時間才推出7,000個單位,花了28億元公帑。相反,若能簡化居屋的出租要求及多加宣傳;出租市場一旦活化,更多單位成功租出,大大減輕劏房戶的租金壓力,政府也節省一大筆公帑。

Recent Posts

See All
永倫再減磅連沽停車場及獨立屋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5-22

永倫集團繼續沽售物業,消息指,集團剛以6,300萬元沽出兩項停車場,並以8,200萬元售出玫瑰園獨立屋,合共套現1.45億元。 市場人士指,永倫集團一口氣沽出兩項停車場物業,包括長沙灣順寧道283號順寧苑停車場,涉及36個車位,涉資2,650萬元,平均每個車位為73.6萬...

 
 
 
市局啟德道項目減車位增吸引力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5-22

市建局九龍城啟德道項目去年流標,市建局部署重推,針對需要興建多層地庫,增加建築成本問題,當局計劃將公眾車位大減3成至217個。分析料,有利增加項目吸引力。 啟德道/沙浦道項目經在去年9月招標,惟只得長實 (01113)...

 
 
 
新一期居屋7832伙 下周四正式揀樓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5-22

房委會公布,居屋2024年將在下周四(5月29日)開始揀樓,首批揀樓將是受重建項目的家庭申請者,今期首次加入為各發展項目設立配額機制,單人申請者亦有機會揀到市區屋苑。 居屋2024在去年10月接受申請,當時接獲10.6萬份申請,經過半年時間,房委會公布,在5月29日開始揀...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