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ash Living李灝庭:住宅租賃可攻可守基金鍾情全幢共居項目 [香港經濟日報] 2023-12-11

本港住宅租賃市場表現理想,Dash Living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灝庭指出,住屋是基本需求,因此不擔心需求轉弱,並指營運全幢共居項目,通關後客源更多元化,長短租客同時出現,物業可攻可守,亦可吸引外資基金投資。


共居概念在港發展仍是早期階段,但外國已流行一段時間。李灝庭創立Dash Living至今近10年,目前有8個項目,分別位於油尖旺區、上環、香港仔等,合共提供近千房間,所提供的包括月租、日租單位,並以共居作包裝,於每幢物業提供共享娛樂設施、生活基本家電如洗衣機等。


科技助營運 員工不用多


回到創業時期,李灝庭指,最初希望發展住宅租賃項目,源於發現住宅需求強勁同時,月租亦偏貴,「住過不同類型住宅,例如尖沙咀服務式住宅,面積約400至500平方呎,月租動輒3萬至4萬。」找出問題核心,原來是資源錯配,「太多設施是浪費,每一間房也有廚房、健身設施,物業樓下餐廳等,其實絕大部分租客,房間只是用來睡覺,無論工作、健身均到外面,我認為應該可以善用資源,把一些設施共用,令房間月租較便宜。另外,營運大廈亦非一定要太多員工,可以用科技解決,包括平台。」


結果2014年他便行出第一步,做「二房東」角色,在尖沙咀柯士甸道舊樓租12個單位,再進行裝修,成為創業第一個項目,「當時做好網頁,我負責推廣工作。未到8月開張,早已全數租出,百幾二百呎單位月租約1.5萬元起。」直至2018至19年,營運多個據點,以中心化運作節省成本,開始目標為全幢物業,「第一幢為尖沙咀嘉拿芬道,規模上可營運50至100間房,與一個業主洽商便可,較為簡單。另外,開始明白只有全幢物業,才可吸引基金投資者感興趣,因基金不會買散業權住宅單位。」


近年Dash再改變營運模式,與外資基金合作,如2021年與Hines泛亞基金合資9.8億元購買尖沙咀寶勒巷全幢酒店,其後翻新成「DASH Living on Prat」,提供158間客房。2022年則與保德信房地產(PGIM Real Estate)斥資約8.5億購入上環彩鴻酒店,改裝成Dash Living on Hollywood,提供148間套房的共居住宅,面積約140至250平方呎,最近試業兩個月出租率已逾9成,月租約1.5萬至2.5萬元。


近10年共享概念興起,包括共享工作空間,惟相關市場已放緩,李灝庭解釋,為何住宅租賃市場最穩陣,「最大分別為住屋是眾多資產類別中,唯一基本需求,工作地方可以改變,甚至在家工作,但必需要有地方住。」他以疫情期間作例子,當時完全無遊客及商務客,旗下項目則幾近全數為本地長租客,「疫情期普遍下調2成租金以應對,始終要當機立斷,向投資者交代,保持高出租率長期逾9成。」今年初通關,旅客重返,他指不同國籍的旅客、商務客重臨,令出租率上升,「租金則重返疫情前8成,項目勝在既可有長租客,亦有過夜旅客,故長期需求穩定,可攻可守。」

Recent Posts

See All

「供平過租」擴大利樓市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24

美國聯儲局公布最新議息結果,一如市場預期維持息率不變,本港三大發鈔銀行亦維持最優惠利率(P)不變。 然而,自去年9月美聯儲啟動減息周期以來,至去年12月份香港銀行已合計減息3次,累減0.625厘,已經對樓市呈明顯利好作用。隨着減息效應持續發酵,加上2月底財案公布利好樓市措施...

東半山碧蘭閣兼享寧靜與熱鬧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24

東半山、大坑一帶,既為傳統豪宅區,又與銅鑼灣繁華鬧市接連,兼享寧靜與熱鬧,向來受豪宅買家所鍾愛。是次推介物業碧蘭閣逾千呎套3房附靚裝修單位,叫價2,350萬元。 大坑道內有一小小分支路大坑徑,連接大坑道與春暉道,行經的車輛數量較少,環境特別閒適。該處集中不少老牌豪宅,供應逾...

人才計劃帶旺租賃需求租值續看升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24

去年租金持續上揚,據差估署資料顯示,中細價住宅的應課差餉租值按年上升,有物業顧問指,大部分升幅更跑贏全港所有類別單位的租值,主因是受惠各人才計劃,租務需求增加,估計未來升幅持續。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執行董事林凌接受本報專訪時指,中細單位,即A及B類單位(少於約4...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