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工商舖282註冊 按月跌2成 [香港經濟日報] 2023-10-13
- samsam346
- Oct 13, 2023
- 2 min read
統計指,9月份工商舖成交按月跌約兩成。業界呼籲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應要制定更多「搶人才」的措施,從而補充香港的消費力及勞動力。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9月份工商舖註冊量共錄282宗(主要反映8月份市況),按月減少約19.7%,而註冊金額則錄29.36億元,按月下跌約24.3%。當中工商舖3板塊的註冊宗數按月錄得全綫下跌,工廈板塊的註冊量跌幅最大,9月僅錄134宗登記,按月下跌約27.6%,其次為商舖及商廈板塊,最新分別有91宗及57宗註冊,按月分別減少約14.2%及5%。
若按金額劃分,9月份註冊量最多的為價值5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最新錄得148宗註冊,按月下跌約21.7%。其次為介乎500萬以上至1,000萬元及1,000萬以上至2,000萬元的物業,最新分別錄得75宗及37宗註冊,按月分別增加4.2%及減少約27.5%。價值2,000萬以上至5,000萬元的物業最新錄得13宗登記,按月下跌約48%,為跌幅最大的銀碼類別。
3宗逾億元註冊成交
9月份錄得3宗逾億元註冊成交,其中工廈市場錄得1宗註冊成交,一慈善團體購入位於葵涌昌榮路9至11號同珍工業大廈A座地下至3樓一籃子物業,作價為1.22億元;而商舖市場則錄得2宗登記,一老牌家族以3.7億元購入位於中環德輔道中84至86號章記大廈地下及地庫的舖位,該舖位曾由翠華茶餐廳自用多年,此外,沙田安群街3號京瑞廣場1期的舖位亦錄得1宗註冊成交,成交金額約1.17億元。
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指出,目前本港支柱產業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加上過往數年的移民潮令本港的消費力和勞動力外流。因此,他呼籲政府在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要制定更多「搶人才」的措施,從而補充香港的消費力及勞動力,當中政府應該撤銷非香港居民在港置業時需要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共30%的「辣稅」。受高息環境的影響,物業市場的炒風不再,加上投資市場持續疲弱,令政府的賣地收入與目標相距甚遠。有見及此,政府應該取消15%的新住宅印花稅以及15%的額外印花稅,從而釋放市民的置業及投資需求,令物業流轉的速度增加,使本地的房地產市場得以復甦。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