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舖統計指,8月商舖交易錄15.94億元,按月跌45%。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8月份商舖註冊宗數錄89宗,按月下跌約11%,連續第2個月下跌;註冊金額約15.94億元,按月下跌約45.1%,當中包括西貢CENTRO全幢及中環安蘭街18號28至29樓全層的樓上舖,分別以4.22億元及1.7億元成交。
若按銀碼劃分,500萬元或以下及2,000萬至5,000萬元的商舖於8月分別錄35宗及12宗,較7月分別下跌10.3%及36.8%。5,000萬至1億元的商舖註冊成交只有1宗,按月大跌80%,為跌幅最大的銀碼類別。至於價值介乎1,000萬至2,000萬元及價值逾億元的商舖註冊登記分別錄20宗及3宗,按月分別增加17.6%及1宗成交。
4核心區錄21宗
若按地區劃分,8月份各區註冊登記宗數按月再度全綫下跌,港島區錄得17宗註冊,按月跌約15%,九龍區及新界區則分別錄得51宗及21宗註冊,按月分別減少約1.9%及25%。不過,4核心區(中環、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的註冊成交宗數維持平穩,8月份錄得21宗登記,比7月的20宗(修訂數字)增加1宗。
隨着近日亞太區各地政府宣布放寬入境限制,為保持本港的競爭力,吸引國際盛事能在港舉行以及挽留人才和資金,政府於9月23日宣布實施多項有利訪港人士來港的措施包括,1,取消酒店隔離,並只對來港人士實施3天的醫學觀察,抵港人士於機場完成核酸檢測後便可前往住宿酒店或返家;2,只要求來港人士登機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3,取消來港易、回港易限額,訪港的內地和澳門旅客數目將不受限制。
上述舉動無疑能為抵港旅客提供更多便利,並提升香港的吸引力,但放寬入境檢疫措施至「0+3」,意味本港對外通關尚未完全復常,外國人士來港意慾不會太大,預計通關後本港旅遊業未必會即時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而後市的成交量將逐步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