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私樓1610伙落成減2成7個月低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06
- ryankwong94
- Jun 6
- 2 min read
差估署最新公布,今年4月份錄得1,610伙私宅落成,按月跌約2成,雖創去年9月後新低,但屬於較高水平,亦達全年目標34%。累計今年首4個月,九龍區最多私樓落成,新界區則持續「捧蛋」。
差估署《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最新報告,今年4月份錄得1,610伙私宅落成,較對上一個月的1,976伙回落約19%,並創去年9月1,299伙後的新低紀錄,屬於近7個月最少,但仍然屬於較高水平。
而累計首4個月,全港則共錄7,096伙落成,較最新預測今年落成量約20,862伙,已經達標約34%。反觀去年首4個月則錄約5,599伙私宅落成,反映數字較去年同期增約27%。同時,去年同期的落成量達標約25%(去年全年私樓落成量目標為22,267伙),可見今年達標進度暫有所加快。
九龍首4月佔最多 新界零落成
以地區劃分,截至4月份,落成項目只落在九龍區及港島區,當中九龍區佔最多,涉6,729伙,佔整體供應約95%,為供應重鎮,而港島僅佔367伙,僅約5%,不過新界則在今年首4個月持續「捧蛋」,即連續4個月未錄任何私宅落成。
按單位面積計算,落成私宅仍然以中小型單位為主,面積約431平方呎以下的細單位(A類單位)涉4,635伙,佔整體約65%,其次面積約431至752平方呎的B類單位,錄得1,979伙,佔約28%。至於面積753平方呎至1,075平方呎的C類單位約388伙,佔比約5%。
大單位落成量仍然落後,面積1,076至1,721平方呎的D類單位僅佔81伙,佔比約1%,至於1,722平方呎或以上的E類單位則僅錄13伙落成,涉約0.2%。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目前新界區大部分發展項目的土地來源源自換地申請,但因不少發展商旗下庫存多,加上補地價金額仍有向下調整空間,所以會減慢換地申請步伐,變相拖慢新界區的落成量。
相反,九龍區大部分的地皮來自官地,設有特定的建築規約期限,因此發展商需在特定時間前完成發展,故推高區內落成量。他亦估計按目前落成量推測,全年私宅落成量有機會達標。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