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19宗工商舖買賣 按月升近3成 [香港經濟日報] 2023-09-15

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8月份共錄得約319宗工商舖買賣成交,按月上升約27%。


中原(工商舖)統計,8月份市場僅錄得約319宗工商舖買賣成交,涉及總金額約44.88億元,對比7月份分別上升約27%及20%,按年同期對比,則未見有改善,分別較2022年同期少約6%及23%。月內工商舖買賣市況持續疲弱,8月份工商舖買賣成交量中,佔69%即約220宗為1,000萬元以下的買賣成交,而當中7成來自工商物業,達157宗。而觀乎8月份買賣成交宗數與其他月份大致相若,表面上,8月份成交走勢有所回升,主要是7月份本身受暑假外遊因素影響而令基數低,7月份買賣宗數僅錄得250宗。


盛匯商舖2.13億 購北角舖


該行指出,8月份買賣成交重回平均水平,亦意味着不少投資者已結束假期、重投工作,帶動個別大額買賣成交得以順利落實,其中以商舖類別最受追捧,買賣宗數由7月約58宗,跳升約38%至約80宗。中原更把握到機會促成銅鑼灣霎東街15號OLIV基座部分,包括商舖及1至3樓,成交價約3億元,新買家為悅興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羅守耀及其牙醫太太鄧嘉玲。而月內亦見資深舖位投資者再度大手入貨炒熱舖市,當中盛匯商舖基金以約2.13億元購入北角英皇道165至175號公主大廈地下一籃子地舖及1樓全層,面積合共約12,975平方呎,成交呎價約17,000元,原業主為投資者楊奮彬,其於2009年以約1.14億元購入上述物業,持貨約14年帳面獲利近1億元。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分析,在過去3年間全球經濟受疫情打擊,復甦之期仍需多方面配合,而香港自年初解封後,投資者態度稍見積極,市場成交逐漸增多,價格亦見回升迹象,但對比以往旺市時仍有一段距離。暑假期間向來為投資市場淡季,加上今年為疫後第一次可以解封外遊,令7及8月份市況比疫情期間及疫情前都為淡靜。


整體而言工商舖市場買賣氣氛陸續重拾正軌,政府亦不停研究有效刺激本土經濟、商業及旅遊的措施,預測暑假後投資者會密切關注市場走勢,投資者及用家料會趁市況全面回升及聖誕新年長假前部署入市,預料1,000萬元或以下的買賣成交會先起動,對第四季工商舖市況整體審慎樂觀。

1 view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集團過往多投資商業項目,資本策略地產(00497) 執行董事何樂輝指出,寫字樓因整體空置率高,消化需時。 資本策略一向擅長發展商業項目包括寫字樓、商舖等,何樂輝稱,高息持續對工商舖衝擊頗大,後市上以酒店較理想,而寫字樓則相對看淡,「現時市場上有逾千萬平方呎寫字樓待消化,實在需時。」 港人北上消費潮 料屬短暫 他提到,因環球經濟轉弱等因素,通關後機構擴充個案不多,反之縮減樓面,「租客基本上以降成本縮

近期舖市買賣未算熾熱,有老牌家族亦沽售非核心物業鎖定利潤,旺角太子彌敦道一個巨舖,建築面積逾8000方呎,以約8,600萬成交,原業主為有「木器大王」之稱的傅世彪家族,物業19年升值1.36倍。 旺角彌敦道776至778號地下連地庫及1樓,地下建築面積約3060方呎,地庫約2600方呎及1樓約2,358方呎,合共8018方呎,以約8600萬成交,平均呎價10726元,租客包括永興冰室及SNAP F

中港全面通關接近1年,英皇集團(00163)副主席楊政龍指,內地客源較以往更為質量兼備,明年商舖租金睇升。 疫情期間零旅客到訪香港,最受衝擊莫過於核心區一綫街舖位,而今年初中港通關,即為核心區帶來商機。楊政龍稱,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客訪港已回復至疫情約8成半,各區人流顯著上升,整體市道氣氛亦明顯得到改善,相信內地客源已陸續重回尖沙咀、銅鑼灣等核心商業零售區域。 旗下舖租出租率錄升幅 他認為,內地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