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月拆息5個月累1.8厘 惠譽:銀行淨息差下半年更佳 [香港經濟日報] 2022-09-14

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港元拆息已由今年5月的約0.2厘,升至昨日超過2厘。惠譽北亞區銀行評級主管黃智仁(David Wong)表示,拆息上升,預計銀行淨息差及盈利會在今年下半年受惠得更多,但亦很取決於銀行能否管理到融資成本。他認為,往來及儲蓄存款(CASA)規模大的大型銀行,將較有可能見到升息的好處。


1個月拆息升穿2厘 逾兩年半高


1個月港元拆息昨報2.06494厘,升5.7點子,創逾兩年半高,是2020年2月4日報2.15661厘後新高。


不過,黃指出,利率高會對供樓人士的可支配消費能力產生相當大影響,而在邊境未重啟的情況下,一些行業將繼續受壓,並可能會在信貸成本上反映,抵銷銀行利潤率提高的部分好處。今年底,香港銀行的淨息差可能會收高,但同時成本或撥備水平會較高。對於有跨境風險的銀行來說,中國的商業房地產可能會推動信貸成本,銀行去年開始為此做撥備。


對於香港銀行評級,黃認為,即使盈利實現,在今年餘下時間大幅提升,可能也不足以給評級帶來上行壓力。同樣,在資產質量方面,預計壓力不足以推低評級。


銀行今年淨利潤 按年或無增長


惠譽旗下信用研究機構CreditSights亞太研究聯席主管Pramod Shenoi表示,香港經濟上半年在收縮,銀行的貸款增長緩慢,撥備已增加,費用收入放緩,他相信這些因素可能持續到今年下半年,故今年銀行在淨利潤方面可能不會看到按年增長,所以看起來環境困難,這很大程度取決於香港以外因素。一方面是內地,另一方面是美國和加息的速度,香港銀行處於兩者之間,明年亦可能和今年一樣,都是具挑戰性的一年。


大都會人壽亞洲(日本除外)信貸研究區域部門主管Austin Oh指,香港經濟面臨來自內地經濟明顯放緩的交叉阻力,然後是長期的邊境關閉和資本市場波動帶來的負面財富效應,以及潛在的地產市場修正,在加息環境下,更高的償債成本可能導致消費下降。總括而言,銀行資產負債表上會有些增量壓力,特別是對內地有較大風險的中小型銀行。



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受加息衝擊,樓價顯著回落,早前政府落實減辣措施,給市場帶來正面訊息,永泰執行董事兼銷售及市務總監鍾志霖認為,市場需時習慣利息上調,減辣效應有助樓市進入鞏固期,預期未來樓價輕微波幅,亦正是用家置業時機。 鍾志霖坦言,過往市況熾熱,買家抽籤買新盤「心情有如坐過山車」,現時市況放緩,買家有充足時間選擇心頭好,正是用家置業時機。過去3至5年,發展商主力興建細單位,大單位奇貨可居,豪宅長遠升值能力強。 豪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今年整體經濟和資產市場表現較預期遜色,相關的政府收入例如賣地及印花稅受到影響,在收入比預算減少的情況下,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將高於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估算的544億元,或逾1000億元,他稱,下個財政年度庫房再錄赤字,可能「在所難免」,政府會在稍後編制的《預算案》中清楚交代。 陳茂波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匯報香港經濟情況,指疫情開支令政府整體赤字上升,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接受港台電視節目訪問時語重心長地表示,香港樓市已經出現系統性轉變,走勢有大變化,不再是「循環性的升跌」,形容「此熊非彼熊」,若沿用過去的思維會非常危險。老牌發展商對地產前景看法變灰,警惕性不容小覷,同時反映特區政府不斷強調的「賣地收入周期性有高有低」的講法未必站得住腳。 香港經濟持續疲弱,恒生指數跌至一萬六千幾點,有內地網民嘲諷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儘管財金官員接二連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