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上車置業未必如報道難 [香港經濟日報] 2024-02-29

在香港置業,尤其是年輕人上車,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這現象在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屬於常態,並不罕見。


筆者不時在媒體見到不少置業難的報道,當中會引用不少指標去證明這種現象,部分指標可謂相當嚇人,例如置業負擔指數達72%,看似非常嚴重。首先此指數是根據一個面積45平方米(約480平方呎)單位的樓價,以7成按揭,20年供款計算出每月的按揭供款,再除以私人住宅家庭收入中位數而計算出來。現時全港平均樓價約每呎1.5萬元,480呎的單位即是約720萬元,每月供款以3.75%計算,平均每月供款約2.9萬元,而相關家庭入息中位數為40,200元,所以計算出來便是約72%。


這個數字表面上看來無花無假,看似合理。但當中有些細節大家不妨細心考慮一下。首先,全港的私人自住單位有超過60%是完全沒有按揭,這指數是假設大家都有70%按揭,已經是沒有反映大多數的情況。大家可能會認為指數雖然未能反映全港情況,但年輕人首次上車置業絕大多數要按揭,也能反映他們的困難!但是720萬元的樓價,也是個全港的平均數,如果年輕人上車,多數會選擇較易負擔的新界樓,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2023年底資料,45平方米的住宅在新界的平均價是約每呎10,300元,總價在500萬元左右,如果用此樓價計算出來的負擔指數,就下降至50%左右,相對於原先的72%就更加能夠反映上車的真實情況!


閱讀指標 須解讀背後定義


另外一個經常被引用來證明置業難的指標就是香港連續13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榜首,此指標說2023年香港的樓價相對入息比率為18.8,即香港人要不吃不喝約19年,才可以成功置業,這比率遠高於第2位的澳洲悉尼及第3位的美國三藩市(12)。這種直接比較很容易發生很大的偏差,就以悉尼及三藩市作比較,這些城市的稅率非常高,高收入人士的入息稅超過40%,香港稅率最高也只是15%,香港置業人士可動用的稅後收入遠高於悉尼及三藩市。


筆者提醒各位,在閱讀各類指標時,必須小心了解其背後的定義,才能完全避免以偏概全,真正了解事實的全部!

Recent Posts

See All
先量後價3成半屋苑呎價跌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3

二手樓市受多個利好消息帶動下,5月份成交量有所回升,惟月內仍有不少屋苑成交呎價報跌,反映出放盤業主在叫價上仍克制。 5月鐵路沿綫屋苑中,逾3成半呎價按月下調,個別跌幅更錄逾1成以上,而主要藍籌屋苑中,呎價升幅表現差半。以港島區為例,鰂魚涌太古城及同區康怡花園,前者按月成交均...

 
 
 
深水灣道文禮苑名人府邸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3

南區壽臣山備有不少低密度洋房,深受城中名人聚居,而位於深水灣道上的文禮苑,屬受歡迎的豪宅之一。 由長實發展的文禮苑,由58幢洋房組成,單位面積以3,000餘平方呎為主,為3層高的設計,集私家花園、天台、車房於一身,屋苑一直受不少名人喜愛,包括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外甥金昌尉、藝人...

 
 
 
葵涌廣場1房裝潢雅致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3

葵涌廣場賣點是與港鐵葵芳站一街之隔,搭港鐵甚方便,目前2房入門價約500萬元,合上車和收租。 屋苑位於葵富路7至11號,共有3座,提供640個單位,實用面積由318至1,079平方呎,供應2房和3房。基座為購物商場,開設不少本土小店和特色小食。最新成交參考為2座低層B室,實...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