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預留60公頃地發展北都大學城 [香港經濟日報] 2023-10-31

教育屬於北部都會區提及的10大產業之一,將會預留60公頃用地,供專上院校發展校園,相當於4間城大校園,其中洪水橋厦村約5公頃用地將建自資專上院校新校園。


北都綱領有特別設章節講述產業導向的土地規劃,分為創科、現代物流、環保、建造、漁農、醫療、旅遊、藝術文化及體育、專業服務及教育10大產業。


分布不同板塊 各有定位


在教育方面,提及預留60公頃發展北都大學城,分布在洪水橋/廈村、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鎮。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解釋,有關用地分布在不同板塊,各自有自己定位,除了洪水橋列明發展自資專上院校外,牛潭尾因鄰近新田科技城,預計亦會以創科為定位。至於有關用地會留作本地或是本地以外院校,交由自資院校還是8大院校遷入,則要待詳細研究落實。


事實上,本地大部分大學校園面積較小,除了中大馬料水校園達逾百公頃外,第二大的科大約60公頃,而城大、理大等位處市區的大學亦只有大約16及10公頃。


至於北都的創科產業主要分布在新田科技城、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區,共提供700公頃創科用地、約7,535萬平方呎總樓面面積,而流浮山亦預留土地作數碼科技樞紐,建立媲美數碼港的創科地標。


在專業服務方面,則計劃在洪水橋厦村預留商業用地,連接前海、南區優勢,為內地企業提供法律、調解仲裁、金融保險及財富管理等服務,作為內地企業產品及服務國際化的境外試驗場。

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賣地模式宜多元分紅機制可考慮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6

地產市道疲弱,不但補地價收入大減,招標賣地亦頻現低價及流標,導致政府地價收入遠遜預期。當局除拆細地塊迎合市場需求外,亦應推出多元化賣地模式,包括考慮引入分紅等機制。 2024年全年補地價收入約52.4億元,同期政府招標賣出4幅住宅及電動車充電站地皮,合共涉及17.4億元,兩...

賣地模式宜多元分紅機制可考慮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6

地產市道疲弱,不但補地價收入大減,招標賣地亦頻現低價及流標,導致政府地價收入遠遜預期。當局除拆細地塊迎合市場需求外,亦應推出多元化賣地模式,包括考慮引入分紅等機制。 2024年全年補地價收入約52.4億元,同期政府招標賣出4幅住宅及電動車充電站地皮,合共涉及17.4億元,兩...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