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銀行避險收信貸商業住宅應有別 [香港經濟日報] 2024-08-22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議員最近「哽咽落淚」成為熱話,背景是他聯同地產代理界會見金管局高層,反映香港銀行「落雨收遮」的情況。


表面上,銀行因為抵押品價值下跌,要求借款人抬錢補差額,是正常的風險管理,銀行必須考慮存戶的安全,作為商業機構也必須向股東交代。事實上,不同的資產類別,面對的風險卻並不相同;簡單來說商業物業的業主一般都是投資者,投資性質跟買賣股票沒有太大分別。


收緊住宅按揭 打擊物業流通性


另一方面,除了商業物業貸款,銀行還有大量住宅物業按揭生意,性質又大大不同。住宅物業的業主大部分都是自用的小業主,尤其是辣招實施之後,買住宅收租的比例愈來愈低;買家都是為求自己有一個安樂窩,他們不是甚麼專業的投資者,即使面對樓價下跌,甚至乎負資產,只要有能力供款也不會貿然斷供。1997至2003年的樓價即使大跌70%,住宅壞帳的比例也極低,銀行面對的風險也有限,所以金管局也要求只要業主持續有供款,銀行就不要對貸款人CALL LOAN,這方面在社會上也是有共識的。


不過,近期銀行在新造按揭上,出現罕有的變化,以往銀行之間競爭都非常激烈;現今卻出現你推我讓的情況,資料不齊全,收入不穩定,固然理所當然的拒絕,即使所有文件齊備並且符合審批條件,也會以貸款配額用完為藉口而拒絕申請!


正如上文所述,住宅按揭的風險很低,而且樓價已經下跌超過25%,風險也自然跟隨下跌。坊間也有一種說法是銀行拒做貸款,是因利率太低;如果是事實,應該有銀行用很高的息率去做生意才對,但現實卻沒有發生,所以息率高低似乎也是一個藉口而已。無論如何,由於住宅市場牽涉超過100萬個小業主,銀行過分收緊對住宅的按揭,物業的流通性進一步受打擊,樓價向下的壓力又進一步影響大家的消費能力。


這個惡性循環一旦出現,經濟就會一沉不起,甚至出現通縮!所以銀行有為社會穩定趨勢的責任,為市場保持適當的資金,保持資產的流通性,不應該拒絕合適的住宅按揭申請。協助市民安居樂業,也是銀行應有的社會責任。



1 view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海天晉4房套享開揚橋海景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6

海天晉屬新地將軍澳天晉系列其中一期,位於唐俊街28號,於2017年落成,由12座分層及洋房組成,共有628個單位,設有1至5房間隔,實用面積為345至1,655平方呎。 屋苑內設有會所,前臨將軍澳海濱長廊,散步運動極為方便,而且附近大型商場、超市等俱備,交通方便,步行至港鐵...

樓價反映大都會吸引力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6

本港樓價在過去一年仍處於下行期,根據筆者公司所屬集團制定的指數,2024年全年樓價累積跌幅達6.5%,而由2021年8月份的高位至今,則累積下跌28%。如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樓市,就會有不同的詮釋和想法。 比較悲觀的人會覺得,這幾年整體經濟仍然未明朗,當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的時候...

屯門緹岸銀主盤呎價低見8774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6

黃開基昨日舉行2025年首場拍賣會,單日勁沽10個項目,包括9項銀主物業。 當中屯門緹岸2期5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約310平方呎,原開價188萬元,最後搶高約45%至272萬元拍出,呎價約8,774元。單位較業主2021年買入價542.2萬大幅貶值約5成。...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