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疲弱,近年《財政預算案》其中一個焦點,就是財爺會否出招救市。自2021年樓市見頂以來,預算案已連續3年推出支持樓市措施。
回顧過去3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每年均有支持房地產政策出台,由放寬按揭成數至全面撤辣,救市力度可謂一年大過一年,充分顯示政府穩定樓市決心,期望各項措施可恢復市民對樓市信心,市場重拾動力。本港樓市於2021年見頂回落至今,政府首次出招為2022年公布的預算案,首先為按揭鬆綁,進一步放寬住宅物業的按揭保險計劃,坊間稱為「財爺PLAN」,將首置9成按揭上限由800萬升至1,000萬元,令市民上車門檻大降。至於其他樓市需求管理措施,財爺當時指無意放寬。
「財爺PLAN」推出後,樓價仍未止跌,2022年全年樓價大跌15%,是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當年急瀉15.23%後、14年最大跌幅;一年後推出的《財政預算案》,政府未有回應市場要求減辣聲音,只在印花稅階上作出調整,將銀碼300萬元以下住宅物業的印花稅放寬至100元。
預算案連續3年 救市招數盡出
不過,2023年樓價仍跌逾6%。直至2024年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政府終全面撤辣,樓市一度反彈,成交量創新高。接着在半年後發表的施政報告再救市,所有住宅不論自住或收租,按揭成數一律為7成。
預算案連續3年救市,各大小救市招數盡出,但2024年樓價仍再跌6.5%。反映整體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由2022年2月「財爺PLAN」推出至今,3年累跌約24%。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撤辣近一年,本港私人住宅物業價值繼續下挫,全港逾120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市值跌穿9萬億元,較撤辣前蒸發近4,800億元。
樓市經過一段較長時間調整期,這與外圍環境、本港經濟、息口及一手供求也有關係。市場憧憬財爺會連續第4年救市,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再有扶持樓市措施。近日股市回勇,利好市場氣氛,不排除有部分買家在預算案前偷步入市,趁二手業主未有反價吸納低價筍盤。2月開售的兩個位於北角及元朗全新盤銷情熾熱,超額認購倍數誇張,勢進一步加強樓市信心。今年以來一手市場成交逾1,400宗,較去年同期增逾1倍,創4年同期新高。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