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艇設施帶動港地產發展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03
- ryankwong94
- Jun 3
- 2 min read
隨着香港遊艇市場的蓬勃發展,對遊艇碼頭的需求持續攀升。根據萊坊的預測,到2030年,香港將擁有超過14,000艘私人遊艇,而泊位供應僅約5,000個,涵蓋遊艇會及私人泊位,顯示出近9,000個泊位的短缺問題。
目前,香港9大主要遊艇會的泊位均有長期等候名單,市場普遍認為,隨着需求不斷增加,遊艇會泊位及大型遊艇停泊設施的供應存在巨大缺口。新建遊艇會不僅有助於填補這一短缺,還能為相關產業創造商機。
根據萊坊對2030年香港遊艇市場的展望,73%的私人遊艇為短於10米的小型遊艇,其餘27%則為超過10米的中型及大型遊艇。市場短缺的1,640個遊艇會泊位中,預計71%供應予10至18米的中型遊艇,27%適用於18至30米的中大型遊艇,另有2%專為超過30米的大型遊艇設置。
此外,遊艇租賃市場亦呈增長趨勢,涵蓋短期及長期租賃,並可與水上運動、自然景點或其他商業活動結合,例如零售餐飲、主題景點、充氣設施、表演娛樂及水療服務等。來自泰國、菲律賓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遊艇訪問香港,使香港有潛力成為區內遊艇市場的導航或租賃熱點,因這些地區的高資產人士正日益增加,進而推動遊艇活動需求。
港擁絕佳條件 已有成功案例
廣東自貿區早於2017年啟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探索香港及澳門遊艇在出入境通關、監管查驗、碼頭設置、牌照互認及航行區域規劃等方面的創新措施。近年大灣區積極推動「遊艇自由行」,去年11月,廣東公布《廣東省推動遊艇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至2027年)》,目標是到2027年,全省遊艇登記數量突破4,000艘,遊艇及關聯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人民幣。
《方案》進一步提出推動粵港澳遊艇政策創新,爭取試點粵港澳遊艇自由行,促使國家在出入境、航行、停泊、維修保養及旅遊方面提供便利措施。廣東亦將促進粵港澳遊艇互認互通,例如探索跨境遊艇旅遊產品、港澳遊艇維修保養業務,以及舉辦港澳遊艇展覽和賽事,深化區域交流合作。
筆者認為,香港擁有絕佳的條件,可利用遊艇設施作為地產項目的賣點。過去30年已有多個成功案例,例如黃金海岸、愉景灣及匡湖居,均以遊艇設施吸引買家及投資者。除了住宅發展,遊艇設施亦能營造宜人環境,吸引人流,促進周邊商業活動。
然而,遊艇設施的興建需投入可觀的前期基建成本,現金流主要依賴會費及泊位費回收,初期未必能立即回本。因此發展商在規劃時需綜合考慮遊艇設施與周邊住宅及商業的發展周期,確保財務平衡,提升項目的長遠可行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