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西九賣地紓短困 積極開源踐願景 [香港經濟日報] 2024-07-18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財政危機暫獲紓緩,行政會議昨通過,有條件放寬土地項目「只租不賣」要求。香港近10年經歷巨變,西九未盡按預期發展是非戰之罪,只要政府妥為把關,讓管理局出售住宅樓面,今後10年「買時間」,廣泛開拓財源真正自負盈虧,並實踐推動文化交流和相關產業成形的願景,相信也為市民樂見。


特區政府2008年曾一筆過向西九撥出216億元,2016年再敲定以「建造、營運及移交」模式(BOT),讓文化區利用酒店、辦公室、零售和住宅租金收入,支持營運。


不過,港鐵大幅延遲歸還為興建高鐵站所借用土地,文化區商業項目又屢因市道轉淡流標,俱挫損潛在收入,而加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則有份推高經營開支,結果管理局連年虧蝕,前年須向銀團借款40億元,還一度警告明年或要縮短兩大博物館及戲曲中心營運來節流。


開拓授權收入 藏館名聲有價


西九的第2區坐擁維港沿岸罕有住宅地皮,市場估計每呎樓面地價達1萬元,即總值約180億元。為免文化區變調為地產項目,政府未有如個別議員所倡議,再放寬地積比率,僅容許住宅部分由租變賣,由發展局核准招標時間,就底價機制提議等。


西九主席唐英年今年3月曾形容,「豆腐切一細塊」已足夠,只會有序沽售小部分土地,社會亦期盼最快兩年後招標時,市道有所改善,管理局可善價而沽,抓緊時間開拓其他財源。


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全球博物館,知名如紐約古根漢(Guggenheim)近月亦要裁員,西九則形容已「瘦到出血」。歐洲博物館傳統上有政府撥款支持,但大英博物館新卸任館長有見館址翻新等開支龐大,近日一樣倡議放棄免費入場政策,改收海外訪客20英鎊(約203港元)。


據旅發局統計,西九是旅客第五大熱門景點,有一定口碑。不過,M+當前已收取120元入場費,與馬德里一流的普拉多(Prado)相若,思考未來加價空間時,不可忘卻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初心。


以去年訪客量全球第5、吸引540萬人次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為例,入場費連會員費其實只佔營運收入約兩成,零售、出版和餐飲反而貢獻三成,甚至能在東京、京都和香港設點賣精品。M+應爭取仿效同業,不僅能將館藏產權,廣泛授予第三方商家,或交由本地設計師製作商品,甚至能像羅浮宮、古根漢那樣,名聲大得可借品牌予外地設館,持續補貼開支。


唐英年昨提及,西九已正讓草間彌生及貝聿銘回顧展,以及音樂劇《大狀王》環球上演,賺取知識產權收入。管理局未來又會否有力做到長賣長有,與文化界協力令《大狀王》,變成類似《獅子王》的跨界別長青作品?

Recent Posts

See All
樓價跌去平貨一手每宗均價急回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0

2025年首4月共有5,511宗一手成交,總值約458億元,平均每宗一手成交價831萬元(見表),較2024年全年平均每宗一手急減27%。 附表是土地註冊處一手成交近年變化,一手已連續多年平均每宗成交金額超過1,000萬元,今年截至4月平均每宗成交831萬元,較2024年平...

 
 
 
發展學生宿舍酒店住宅定位不一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0

受惠於近兩年施政報告中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從2024/25學年起,將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收生上限由本地學生學額的20%提高至40%,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地位。 由於院校難以在短時間提供足夠宿位來應付需求,加上近期有國家考慮限制海外學生人數,或令部分海外學生轉...

 
 
 
供應逐步回落需求穩步向上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0

樓市走向永遠離不開供求關係,無可否認過去數年樓市一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新盤貨尾總存量不斷回升,整體樓價自然持續整固。 根據政府最新發表的香港物業報告,去年新盤落成量超越2.4萬伙,按年急增七成八,創自2004年以來的二十年新高,即使今年新盤落成量會稍稍回落,大量新盤落成整...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