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工商市場吸引企業回歸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05
- samsam346
- Mar 5
- 2 min read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建議停售商業用地是明智之舉,近年來商業物業空置率高,租售價格跌幅過大,有必要暫停供應以穩定市場。
坦白說,在目前環境下,即使政府推出商業土地招標,也是隨時流標收場,與其估計沒人競投,不如乾脆停售更切合實際現況。
筆者相信,隨着寫字樓租金顯著回落,股市卻出現回升,資金開始重返香港市場,投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再次進駐金鐘和中環核心地段,從近期錄得眾多大手租務成交來看,不難發現有新的外地金融機構進駐,也有非核心地段的本地租客搬回港島核心區。預期甲級寫字樓需求將持續增加,租售價格會止跌回穩。
不過,香港未來3年財赤仍然嚴重,香港樓價和物價已大跌,工商界裁員減薪聲音此起彼落,然而預算案對問責官員和高級公務員卻只是凍薪,未能適當減薪與大家共度時艱。以往公務員曾經出現3次減薪,包括2004、2005年全體公務員減薪3%,以及2009年高層公務員減薪5.38%。要知道香港公務員的薪金之高屬於全球數一數二,如果輕微減1%至2%其實無傷大雅,但就能夠釋放出執政者的誠意。
應全面減印花稅 刺激物業流通
此外,雖然預算案建議減少300萬至400萬元價值的物業印花稅,但是真正需要調低印花稅的其實是大額物業,因為這個市場交投量銳減。近年來二手物業的流通率從以往正常的大約8%,減少到近幾年只有2%左右,假如全面減少物業印花稅,如將大額物業的印花稅從4.25%減到3%,表面上好像少了稅收,實際上會因減得加,只要能刺激物業成交量,讓流通率達到整體物業的5%或以上,那麼政府的物業印花稅收入就會比現在多。
無論如何,我們要對香港有信心。股市已經有一定程度回升,樓市也在谷底打底,住宅市場相對比較穩定。工商舖方面仍然較為波動,由於商業地產普遍都作銀行抵押貸款,這個市場已經是金融化的市場,因此無論是政府銀行監管部門,還是各大銀行金融機構,都應該作出適當的措施,支援這些受影響的地產持份者和中小企業,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也等於幫助自己,共同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