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零售墨守成規須把握國際之都地位 [香港經濟日報] 2024-01-08
- samsam346
- Jan 8, 2024
- 1 min read
北上消費成風,衝擊本地零售及舖市。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認為,香港在零售及餐飲發展上乏進步,必須把握自家國際之都地位,而並非與內地商戶惡性競爭。
自從中港通關後,兩地市民恢復往來,原先預計內地客來港消費強勁,豈料事與願違,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反而香港人北上消費成風。情況持續下,對本地商戶生意造成衝擊,繼而影響舖位租售價。
餐飲早收工 旅客無飯食
他分析,內地消費水平,從來亦比香港為低,去年始吸引港人北上,全因很多新變化,香港卻被比下去,「內地經過數年後,商場、商戶等有新鮮感,反觀香港沒有進步。疫情後很多本地餐飲提早收工、旅客來到又無飯食,形成惡性循環。此外,很多商戶如金舖的裝修,亦與十幾二十年前無分別,對內地客來說乏新鮮感。」
他認為,香港享受優越環境太多年,變得墨守成規,現必須把握自家優勢,不能與內地商戶定價及做法相似,「如果與內地一樣,便沒有競爭力。無論怎樣,也不會夠內地舖租平、亦不夠內地人手多,故此香港必然把握自家獨特優勢,就是國際化的特色。」
至於代理業務上,他認為行業亦要作出轉變,不再是人海戰術,而是採精兵制。人手上,目前集團約400多名前綫代理,較去年跌兩成,至於會否增加人手,他認為關鍵是吸納有質素代理加盟,「年代改變,日後可能一些基本物業資訊,可由人工智能回答客人,故現重質不重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