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樓市撤辣效果存疑 [星島日報] 2024-03-04

上周政府公布財政預算案,其中最大焦點即為樓市撤辣。無論本地居民、非首置還是海外客,所有買家今後一律僅需支付從價印花稅。去年10月《施政報告》已為樓市鬆綁,但效果一般(第4季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下跌6.1%),今次逆周期政策調節效果還有待觀察。


同時金管局也調高部分物業按揭成數上限,並暫停利率上升2厘的壓力測試。市場對於政府的救市組合拳觀點各異,其中瑞銀和摩根大通均看淡後市。供大於需、息口以及信心不足,今年樓價或再跌5%至10%。去年第四季政府也曾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但未能阻止股市下挫,在隨後的兩個多月恒指跌破15000點。


對於樓市前景,當前還有兩點不確定性:一是下半年美國能否如期減息;二是中國經濟能否重回正軌。2023年初華爾街大行紛紛預測美國將陷入衰退,最終結果卻完全相反。2024年減息時間預測由年初推遲至年中,未來會否不及預期?1月美國通脹按月增速已出現反彈,核心PCE按月增速由0.1%升至0.4%。


本欄早前多次強調,今年美國投資市場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是經濟對高利率脫敏,通脹雖未反彈但黏性增強,目前來看這一個意外發生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最近5年從貿易戰、社會事件再到新冠疫情、俄烏戰事,香港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香港與內地綁定也更加緊密,從兩地股市、樓市表現便可見一斑。因此筆者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十分關鍵。


隨着過去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連接,獨特的角色令這座城市風生水起。但逆全球化潮流下,選邊站隊令「中國香港」無法東西逢源,必須旗幟鮮明與祖國站在一起。此外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中央將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同時中國開放水平持續擴大,對香港的依賴性減小。因此「香港已玩完」、「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等論調並非無稽之談,但這些問題都非港府官員能解決的。


目前香港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官員最應該提高市民福祉、「不折騰」,而不是推出一些不合時宜的活動和政策。過去幾年香港失去了太多,正所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私樓租金上升「副作用」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20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5」,其中一篇章為剖析香港住房危機:演變與對策;由何漢樑、洪雨林、王柏林3位學者合撰,他們提到其中一個問題,而問題仍持續。 唐榮節錄部分報告,提到自2010年以來,香港已連續14年被評為全球住房最難以負擔市場。從研究紀錄可見,大...

簡樸房規管制度現向持份者諮詢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20

特首去年施政報告宣布以立法方式解決劏房問題,並將符合標準的住宅樓宇分間單位改名為「簡樸房」,現正就相關規管制度建議方案向各持份者作出諮詢。 筆者認為政府這次規管簡樸房具有周詳布局,香港劏房問題其實已經存在很多年,政府明白一旦嚴格規管劏房必定會令劏房數目大減,從而令很多劏房居...

黃竹坑金寶花園2房叫538萬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20

黃竹坑金寶花園為區內一個約近40年高齡物業,惟發展商知名度大,且入場銀碼細,備受同區分支家庭追捧。 物業位於南朗山道8號,發展商為新鴻基,住宅樓層由2樓起,提供294個單位,實用面積由294至565平方呎,主攻2房和3房。...

Σχόλι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