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區出現數個國際品牌開旗艦店,疫情後消費者習慣改變,品牌租舖除了售賣貨品外,亦增強體驗成分,如涉及展覽、互動等元素,可提高品牌宣傳形象。
據政府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本港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45億元,較去年同月升18.4%;而今年首5個月合計的總銷貨值臨時估計,則按年升21%。可見疫後復常,不論本地及旅客消費明顯勝去年,加強零售商重新擴充興趣,因此上半年,四大核心零售區錄得多宗租務,而舖位空置率稍下降。
通關近半年,暫時訪港人數未及疫情前,而消費上,似乎以中下價貨品為主,故目前擴充零售商,本地藥粧店佔大部分,國際品牌新租個案仍偏少。
增體驗元素 展覽互動吸客
暫時市場錄得國際品牌租多層舖位,作旗艦店個案不多,中環佔其中兩宗,包括名錶Omega,租用豐樂行多層逾8千平呎舖位,而新近出現威士忌品牌麥卡倫,租用中環興瑋大廈兩層作旗艦店。至於最多人留意的,定為CHANEL租銅鑼灣京華中心兩層。
以往國際品牌大手租用多層樓面作旗艦店,主要售賣品牌產品,而近年消費者習慣改變,不少轉至網上購物,令品牌現時租實體店,不再單一售賣產品。如麥卡倫租用兩層,預計部分樓面開放作酒迷品嘗試酒,而Omega租用的旗艦店,據悉亦會有部分樓面作展覽之用。
此外,消息稱CHANEL租用的京華中心,亦有機會加入舉辦活動、展覽等元素。可見品牌租用多層商舖,用途上加入體驗成分,既可吸引客群前來實體店,同時可宣傳品牌的故事、特色及最新資訊,可建立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保持緊密關係,長遠有助銷售。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