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舖有樓畀人笑 只在香港發生 [明報] 2024-02-23

有行家同我講,汪敦敬真係唔抵,在3 年前曾經講過,如果當日唔買樓,3年後就會後悔,今日樓價比3 年前下跌了17% ,立刻畀人封佢做新「燈神」,代替了剛剛退休的「大師」。行家話,被人叫新「燈神」當然唔開心,但叫佢做新「燈神」的人,99%都無老汪咁有錢,行家搞錯,是100 %,因為有錢過老汪的唔會叫佢做新「燈神」。


行家話,老汪有舖有樓,咁都被人叫新「燈神」,只會在香港發生。好似老汪咁樣,有50個舖位及住宅單位,身家一定超過1 億美元,可以列入億萬富豪行列,叫佢做新「燈神」都唔嬲,由此可見,香港人的心胸的確很廣闊。行家搞錯了,這並不是心胸廣闊,我經常亦會被人叫做「燈」,而且明知叫我做「燈」的人連一個自住單位都冇,但我唔敢嬲,如果我嬲,就會被人話咁「小器」,都唔講得笑,被人笑不如自己笑,一笑置之。


香港人唔明白叫一個有錢人做「燈」,即是話畀其他人知自己很窮,如果唔信,去澳門賭場睇吓,那些贏到盆滿缽滿,一大堆籌碼的人會不會被人叫做「燈」,其他賭仔只會跟紅,跟着那人落注。反之那些輸到面青口唇白,落注時揸唔定主意,唔知買莊買閒,如果輸咗就要跳樓,那些人才是「燈」,所以,叫人做「燈」即是咒人去死,點解要咁樣做?澳門人唔會叫人做「燈」。


其實,做評論員只是按自己分析做預測,經常都會預測錯誤,如果錯了就被人叫做「燈」,試問又點會有人做評論員。市場只有一種聲音,就好似現在,大家就一窩蜂講樓市下跌,在七八年前,就一窩蜂講樓市上升,令大家失去警覺,到最後損失的是一般市民,今日錯失了入市機會,七八年前就入錯市。講到「明燈」,始終比較適用於偏門,樓市是正行生意,用「燈」做指引並不恰當。


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中小銀行吸專才客按揭現金回贈1.5%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0

踏入新一年,銀行按揭業務開始頻頻出招搶客。上月初有大型銀行恢復提供現金回贈0.2%後,中小型銀行加碼搶客將現金回贈提高至1%,若是內地專才申請按揭,現金回贈更高達1.5%。 本港銀行去年9月,跟隨美國展開新一輪減息周期,當時不少銀行開始搶佔樓按市場,紛紛重新向客戶提供現金回...

千億財赤大件事 解決問題看決心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09

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8個月(去年截至11月20日)的財務狀況,整體開支及收入分別為4,716億及2,482億,計入發行政府債券所得的907億元及償還政府債券105億的本金後,錄得1,432億赤字。 換句話說,扣除債券的影響,本年度實際的財赤已經超過2,000億,更嚴重的是過...

地產代理最重要的角色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09

有些人對於地產代理的印象,僅僅是一名物業銷售員,不過現實卻並非如此簡單。每一個收入豐厚的行業,都必然會有其專業性。 作為一個專業的地產代理,除了要對銷售產品有充分認識,也要有很多需要涉獵的知識,皆因物業市場有太多相關的範疇,例如經濟、教育、地政與規劃,以至各區的生活環境、文...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