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將於本周三(28日)公布,樓市會否「撤辣」成為市場焦點,回顧去年施政報告「減辣」樓價未見反彈,加上各大政黨及商界均倡議減辣,「撤辣」預期升溫。
市場預期,即使當局不立即全面「撤辣」,亦有機會進一步「減辣」,包括放寬第二套房新住宅印花稅(New Residential Stamp Duty, NRSD)等。
去年10月,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布「減辣」,將NRSD及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 BSD)由過往15%減半至7.5%,將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SSD)期限由3年縮短至2年,並引入專才「先免後徵」機制。
二手蝕讓潮加劇 上月421宗
按照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顯示,最新上周樓價較「減辣」前下跌5.4%,樓價不但未有因「減辣」而反彈,甚至有加速回落趨勢。
二手蝕讓潮繼續加劇,上月單月錄421宗二手蝕讓,屬於近10個月最多;而二手成交量在過去3個月平均每月2,150宗成交,較「減辣」前增加約2成,但仍然較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約3,300宗成交低3成。
至於NRSD成交方面,過去3個月平均每月錄得274宗,相較2023年「減辣」前平均每月約145宗,大增9成,「減辣」成功吸引部分投資者入市,但個案仍遠低於2017年、2018年期間每月可達600宗水平。
種種數據反映「減辣」未有導致樓價報復式反彈,政府仍然有空間進一步「減辣」或「撤辣」。
事實上,近期商界及政黨均齊聲要求政府全面「撤辣」,地產建設商會及新地 (00016) 等一眾發展商,均向政府表達要求「撤辣」,早前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則指,樓價下跌的負財富效應影響消費意慾,對經濟動力造成影響;而地建會執委主席梁志堅則呼籲政府勿猶豫「撤辣」。
政黨:辣招遏炒風 今不再適合
在政黨方面,除了工聯會認為樓價仍高於市民負擔能力、不贊成「撤辣」外,其餘主要政黨包括民建聯、新民黨、經民聯及自由黨均同意「撤辣」,其中民建聯認為當日設「辣招」為遏抑炒風,今天不再適合,是時候全面「撤辣」。
因此,市場普遍對於預算案進一步「撤辣」的期望升溫,而除了全面「撤辣」,亦有建議可放寬容許第二套房「減辣」,毋須徵收7.5%的NRSD稅,但維持第三套房徵收。
類似的做法則有澳門的先例,由今年起取消第二套房5%取得印花稅,而保留第三套房10%取得印花稅。
另外,亦有意見認為SSD可微調成只向轉手獲利個案徵稅,避免對有急切賣樓周轉需求的市民「落井下石」,亦能維持遏抑炒風作用。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現時樓市氣氛不景,「市場上已沒有炒家」,政府可考慮撤辣令樓市交投回復正常水平,並藉增加交投帶動庫房收入,當中料以調整針對海外買家的買家印花稅(BSD),對樓市幫助最大,可誘使海外資金來港配置資產,對「樓價同交投都有少少幫助」。
不過,李兆波認為,目前息口高企,而本港部分行業如金融業等有裁員情況,故即使撤辣,料樓價仍難重演大升情況。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