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撤辣效應未如預期二手價添壓 [香港經濟日報] 2024-05-27

撤辣後樓價升勢不似預期,急套現業主選擇蝕讓沽貨,加上發展商加速推盤令二手捱打,樓價復甦路漫長。


撤辣至今將近3個月,措施效力逐漸減退,二手交投明顯放緩。雖然剛過去周末兩天10大屋苑成交量重回雙位數,錄得約10宗成交,但自3月尾至今已經兩個月,維持每個末在單位數或低雙位數成交,跟撤辣初期達到20至30餘宗明顯回落。


新盤低價去庫存 二手仍被動


二手市場往往先量跌後再價跌,成交量回落,意味着急於沽貨的二手業主,需要選擇降價求售,繼而推低二手樓價。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enta-City Leading Index,CCL)為例,近日錄得連跌4周,累積下跌2%,撤辣後樓價升幅已經收窄至0.7%,蒸發大部分升幅。


當撤辣後表現不似市場預計將造成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是本身觀望樓價回升,希望善價而沽的二手業主可能改變主意,轉為率先止蝕離場,情願「輸少當贏」。而另一方面,憧憬撤辣後樓價反彈而入市的投資者,現時由於無額外印花稅持貨兩年的限售期,可以隨時沽貨。上述兩種情況均有可能增加二手市場沽壓,遏抑二手樓價回升動力。


至於市場充斥着二手蝕讓個案,亦令到過往香港人對買樓「必賺」的信念動搖。按照地產代理統計,今年首季3成的二手私樓成交需要蝕讓,情況有機會進一步加劇,影響投資者入市意慾。


更重要的是,發展商手上仍然有不少未推售的一手新盤,由於高息環境持續,發展商傾向去庫存,賣樓套現以減債,降低融資成本,普遍採取「先量後價」策略,在低二手價推盤下,二手業主陷於捱打局面,導致二手樓價復甦漫長。




1 view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重啟舊樓收購活動?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3

近年地價不斷回落,舊樓收購活動近停頓。不過,政府全面撤辣後,市場開始浮現零星的舊樓併購個案,例如有投資者以公司名義收購灣仔灣景中心大廈10個單位,涉資約5,400萬元。 資料顯示,灣仔灣景中心大廈B座中層2室,實用面積302平方呎,屬於2房間隔,原業主2018年樓市高峰期以...

解財赤由振興樓市做起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3

發展局早前公布本財政年度第四季(2025年1月至3月)賣地計劃,住宅官地、市建局項目及私人重建項目合計只有1,100伙,較第三季公布的2,200伙大減一半。 總計之下,本年度賣地計劃合共僅可建約8,340個單位,佔全年目標約63%,數目連跌3年,不單比起去年大減約45.9%...

何文田賀龍居罕有清靜雅裝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3

何文田山道一帶物業,以環境清幽見稱,其中,樓齡30年的賀龍居,實用率高,是次推介罕有泳池網球場靚景單位,附有雅致裝修,連車位叫價1,500萬元。 位於何文田山道19號的賀龍居,建有3座,每層4伙,合共提供212伙。除標準單位外,另有複式及花園戶。物業標準戶主攻套3房間隔,實...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