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預告重推俗稱「投資移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多時,昨日正式公布新版本細節,將於2024年中接受申請。
最新投資移民門檻由1,000萬元升至3,000萬元,而投資產品類別主要有3大轉變,包括:投資地產只限非住宅物業、放寬合資格基金和納入私募投資,以及需要向「香港投資管理」投入300萬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並沒有為新計劃設下「硬指標」,但參考已於2015年暫停的原有計劃,過去10多年的平均每年申請宗數為4,000宗,若以新計劃淨資產要求3,000萬元計,料新資金可達約為1,200億元。
許正宇:東南亞投資者感興趣
許正宇續指,在公布最新方案細節前已在不同地方摸底,看到東南亞地區的投資者有興趣,對新計劃有信心。與原有投資計劃相似,適用人士並不包括只有中國國籍的內地居民,內地人必須在其他地區有永久居留權才能申請投資移民計劃。
原則上獲批參與計劃的申請者可在香港逗留180日,以準備在香港投資,正式獲批後以「2+3+3」方式,獲批准後逗留香港,在香港第7年可申請成為永久性居民,方式與「高才通」相似,但許正宇認為兩者屬不同計劃(詳見另文」)。
舊版投資移民計劃較大爭議之處是,住宅投資被視為合資格投資,因此被視為推高本地樓價,影響民生。最新計劃下,港府不再視住宅為合資格投資,但買入商業和工業用物業會被視為許可投資,但上限為1,000萬元,意味他們不能單靠投資物業獲得移民資格。許正宇稱,住宅地產牽涉本地民生,「看到市民千家萬戶的情況,覺得不適合」。不過,計劃申請者同樣享有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的「先免後徵」機制。
林健鋒:可為市場注入活力
立法會商界議員、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稱,港府聆聽商界意見,將非住宅投資視作部分資本計算,可為市場注入活力,並料新計劃未來數年可帶來逾千億元新資金。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將非住宅房地產投資包括在內,為市場帶來驚喜,相信工商舖物業及車位可直接受惠。
陳永傑補充,雖然今次計劃不包括住宅物業投資,但相信申請人既然有能力投資3,000萬元,又有意在港落地生根,對住屋質素具一定要求,預期新一輪投資移民計劃,亦有助豪宅市場租賃及買賣。
物業投資以外,新版計劃在股票、債券和存款證等方面主要新增人民幣計價資產都會視為合格投資,而基金投資範圍就由原先只限指定名單上產品,擴大至證監會持牌資產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認可基金、ETF、房託基金等,認可的保險公司投資相連壽險、香港註冊的有限合夥基金都被納入認可之列。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稱,業界一直爭取擴大合資格基金範圍,對於新計劃的擴大幅度感喜出望外,相信更多元化和彈性的投資範圍更符合高淨值人士需要,有利業界日後對外介紹香港資管行業優勢。
須向「港版淡馬錫」 投入300萬
另外,港府去年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協助新產業發展,坊間部分人士形容為「港版淡馬錫」,新版投資移民成為公司在港府注資以外的新財源。港府表示,申請者需要向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投入300萬元,將作為支持香港創科和有利長遠發展的重點行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