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進一步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購買住宅納入淨資產的計算範圍,由於投資者需購買樓價5,000萬元或以上物業,故普遍認為外來移民不會搶貴民生住宅,反可推動豪宅及換樓鏈,有助樓市更全面發展。
樓價逾5千萬 計1千萬投資額
施政報告提出,為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推出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日起(2024年10月16日)容許投資住宅物業,投資者需購買樓價5,000萬元或以上物業,而且以單一成交計,而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
以購買5,000萬住宅單位為例,投資者最高可承造7成按揭(借貸3,500萬),即投資額1,500萬,但淨資產僅計算1,000萬,其餘2,000萬則要投資股票、債券等,新措施即日生效。
若按中原地產網上放盤資料統計,現時叫價5,000萬或以上有約846個單位放盤,佔總放盤量40,394個的2%,當中以港島區佔518個最多,九龍區佔213個,新界區則佔115個。今年首9月,造價逾5,000萬元的住宅買賣僅436宗,佔整體買賣3.8萬宗的約1%。
佔放盤量僅2% 豪宅新盤受惠
惟現時市場聚焦新盤市場,預期不少豪宅新盤將直接受惠,當中包括九龍半山緹外、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啟德天璽‧海及赤柱ONE STANLEY等。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認為,措施對住宅市場有幫助,但影響輕微,今年推出投資移民計劃後,僅有47個成功個案,申請人數僅448宗,預期計劃擴展至住宅市場後,申請人數及對住宅成交量的刺激作用也有限。
對於政府銳意整頓「劏房」市場,將合標準劏房命名「簡樸房」,有劏房業主直言「羊毛出自羊身上」,未來劏房租金勢必被推高。
戶戶有窗易 增面積有難度
手持逾50間「劏房」收租的投資者陳先生回應記者查詢表示,劏房單位要做到戶戶有窗並不難,因為無規定窗門的面積,可以做到2個房分享一個窗。
但他認為,每房間面積必須超過8平方米(約86平方呎),則有一定難度,增加房間面積變相要減少房間數目。
例如一個300平方呎單位分間成4個房間出租,每房間月租8,000元,每月實收3.2萬元,減少房間後,每個房間要收租1萬元以上,租客負擔更重。
至於其手上的「劏房」會否因應新條例而翻新或改建,他直言:「一定不會」。因為手上房間不少屬於「二房東」身份投資,即向業主低價租入,分間成套房後分租賺取差價,而現時翻新一個套房,成本大約13萬至14萬元之間,改建一個4至5個房間的項目,動輒要60萬至70萬元,差不多2年租金,對投資者而言「根本計唔到數」。
代理:或迫租客偏遠區租樓
有熟悉劏房市場的地產代理透露,現時灣仔及銅鑼灣大約有1萬個房間出租,估計7至8成面積不足86平方呎,月租中位數約7,000元。
若政府嚴厲執法,估計大量「二房東」單位被取締,租客會被迫流入舊樓市場或偏遠地區租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