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工商部高級營業董事朱亮恒表示,工廈買賣登記輾轉跌至今年新低,惟11月份暫表現平穩,全月料可終止跌勢,乍現微升。
根據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資料所得,2023年10月份全港共錄得126宗工廈物業買賣登記(數字主要反映2至4星期前工廈市場實際市況),較9月的137宗下跌8%,連跌兩月,創近10個月新低;而月內登記總值則逆市連升3個月至22.79億元,按月漲44%,為近6個月最多,並為期內首度重越20億元水平,主因受惠10宗涉及觀塘業發工業大廈合共近15.17億元的大手登記。
按物業價格作分析,在7個價格組別的工廈買賣登記當中,10月份錄得4跌3升;當中以銀碼1億元或以上的貴重工廈登記量跌幅最大,由9月的3宗,挫67%至10月的1宗。
11月買賣有望達130宗
另外,500萬至1,000萬元以內及5,000萬至1億元以內兩個組別,亦分別跌34%及33%,各自錄得23宗及2宗登記。至於,200萬至500萬元以內者仍然是登記量最活躍的組別,月內共錄62宗,且按月微升3%。至於逆市有所上升者當中,以2,000萬至5,000萬元以內者升幅最大,由9月的5宗,大增80%至10月有9宗。
就該行定期觀察的10個主要工業區作分析,10月份共錄得4區下跌、5區上升及1區持平的狀況;當中以新蒲崗/黃大仙區的跌幅最大,由9月份5宗買賣登記,挫至10月的2宗,跌幅達60%。此外,九龍灣區及葵涌區亦分別錄得50%及27%的跌幅,月內分別只有5宗及24宗登記,而後者則蟬聯最活躍觀察區。值得一提的是長沙灣區於10月份勁錄14宗登記,按月大升2.5倍,為升幅最勁的觀察區。
朱亮恒指出,經濟復甦較慢,加上股市轉輾下跌及高息環境影響之下,工廈買賣登記次季開始徐徐回落,並由上半年平均每月逾200宗,跌至最新只有百餘宗邊緣;不過相信至此,工廈亦初步尋得支持,再跌空間有限。11月份截至28日為止,工廈買賣登記量暫時錄約115宗,預期全月最終可錄近130宗,按月料微升3%,先止住跌勢,期待後市在息口趨向見頂下可望進一步轉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