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家倡分階段減辣 先免「專才稅」地產界指辣招完成歷史任務 傾向全撤辣 [香港經濟日報] 2023-10-11

樓市「減辣」呼聲增加,地產界傾向希望一刀切「撤辣」,但由於政府在按揭採用逐步放寬策略,智庫及多個政黨建議分階段「減辣」,率先豁免內地專才「辣稅」及減少第二套房印花稅。


目前3大「辣招」實施逾10年,過去樓市高峰期曾經每年為政府庫房貢獻200億至300億元稅收,不過隨着政府取消非住宅的雙倍印花稅,以及近年疫情下內地客數目減少,去年來自「辣招」稅收降低至不足60億元,而今年首8月亦只有48.7億元「辣招」稅收。


隨着「辣招」收入顯著減少,加上樓市狀況跟當日出招時已經改變,釋出政府可以檢討樓市「辣招」的空間。而綜合市場目前一刀切「全面撤辣」,以及逐步減辣兩方面意見。當中地產界支持全面「撤辣」才足以扭轉樓市弱勢,其中代表發展商的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認為,「辣招」已經完成歷史使命,最好全面「撤辣」,若果政府感困難,亦應逐步「減辣」,其中取消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BSD,即非永久居民買家和公司名義的買家,置業須繳樓價15%稅)的效果相信最明顯;而早前聯同一眾地產代理商會呼籲政府「減辣」的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亦稱,現階段單純「減辣」力度不夠穩定樓市,需要全面「撤辣」才能發揮作用,令到樓價有序調整。


買家印花稅 改「先免後補」


不過,從政府過去處理放寬按揭問題,採用逐步放寬的策略而不是一步到位,再加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談及「辣招」問題時指,現時樓價與去年底比較相若,交投量較去年亦增加,強調會參考市況及當時政策制定的環境作務實考慮。


事實上,綜合多個政黨提出的施政報告建議均涉及不同程序的「減辣」,其中全部建議取消買家印花稅的「先徵後退」安排,改為全面豁免其「辣稅」,若果最終無成為永遠居民才補收稅款。


當中民建聯提出「減辣」而非「撤辣」,除了上述關於專才免徵稅建議外,還建議將現時針對投資者的15%住宅從價印花稅,降低至2013年推出的雙倍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DSD,即反映投資者入市情況,須繳15%稅率),即按不同樓價下調稅率6.5至13.5個百分點不等。


投資者15%辣稅 可按樓價下調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陳學鋒稱,樓價跟市民負擔能力有距離,若全面放寬「辣招」或重現炒風,認為需要確保本地居民居住需要,現時建議屬「中間落墨」。


至於經民聯立法會議員龍漢標稱,「撤辣」次序可按照推出「辣招」時期,先取消後期推出的15%從價印花稅、BSD,不過他亦強調,最終應該達到全面「撤辣」,因為現時「辣招」已經不合時宜,未來有大量新樓供應,樓價不會因為「撤辣」而飈升。另外,測量師學會方面亦建議檢視「辣招」,除了縮短豁免印花稅禁售期外,亦可取消BSD及15%從價印花稅。


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二手業主要下調底綫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0

踏入2025年首月,發展商已急不及待推盤,個別新盤首批開價不足300萬元,或較同區二手價低作賣點,銷情如何,有待揭曉,但肯定會加劇二手市場觀望期。 面對接踵而來的新盤,放盤業主要想淡市沽貨,除了以蝕讓價放盤、轉收租外,有部分業主選擇調低底綫,只求平手而退。...

BEACON PEAK現樓巨廳盡顯大宅氣派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0

世茂集團旗下延坪道BEACON PEAK部署短期推售,現樓單位室內空間寬闊,巨型廳區達470平方呎,具大宅氣派,並外望山景及部分維港海景。 BEACON PEAK位於延坪道9號,分2期發展,現樓單位設於第1期第2座19樓A室,實用面積約1,711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單位設...

薄扶林貝沙灣南區最大型海景豪宅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10

屬港島南區指標豪宅的貝沙灣,為數碼港內首個大型住宅項目,合共6期發展,集分層住宅、洋房於一身。 貝沙灣提供6期77座住宅,涉及單位達2,755戶,而戶型由實用面積最細400餘平方呎1房起,以至實用面積由3,000餘平方呎起的洋房,當中又以3房以上的盤源最為充裕,除間隔種類多...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