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失業率低 負資產不虞釀危機? [香港經濟日報] 2023-11-01

負資產個案雖然上升,但按揭拖欠比率不升反跌,加上失業率未有惡化,預計負資產個案對樓市困擾未至於過大,關鍵還是取決於高息環境何時結束。


本港經過2003年曾經陷入「10萬宗負資產」的慘痛經歷,令到不少供樓人士聞負資產色變,但客觀而言,金管局統計的負資產個案,是按照住宅未償還貸款額超過按揭單位當前市值計算。因此當樓價下跌超過1成,借取9成按揭的業主帳面上自然變成負資產,但這不反映該業主還款能力出現問題。


雖然樓市疲弱,但本港最新失業率仍然維持2.8%,屬於全民就業水平,大部分業主有收入維持供款,令到負資產現象未演變成危機。


事實上,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比率,無跟隨負資產宗數上升,反而由今年第二季的0.09%下跌至0.02%。而整體住宅貸款之中,9月份出現拖欠3個月以上的比率則為0.07%,仍然遠低於1998年至2004年期間超過1%水平。


壓測「預警」 目前斷供不嚴重


同時,金管局在過去逾10年曾經推出多輪逆周期措施,一方面壓低按揭成數,減少跌市時候陷入負資產的宗數,現時陷入負資產的個案大多數來自過去3年放寬首置按揭保險後入市的買家。另一方面,金管局實施的壓力測試,亦增加業主面對加息周期的抗壓能力,令到在過去一年美國聯儲局大幅加息後,市場出現斷供的情況亦不算嚴重。


由於斷供情況無明顯增加,近期市場銀主盤數目雖然增加至約300個,但距離2003年高峰期達到5,000至6,000個銀主盤仍然不算太多,未至於拖累樓市表現。

1 view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私樓租金上升「副作用」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20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5」,其中一篇章為剖析香港住房危機:演變與對策;由何漢樑、洪雨林、王柏林3位學者合撰,他們提到其中一個問題,而問題仍持續。 唐榮節錄部分報告,提到自2010年以來,香港已連續14年被評為全球住房最難以負擔市場。從研究紀錄可見,大...

簡樸房規管制度現向持份者諮詢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20

特首去年施政報告宣布以立法方式解決劏房問題,並將符合標準的住宅樓宇分間單位改名為「簡樸房」,現正就相關規管制度建議方案向各持份者作出諮詢。 筆者認為政府這次規管簡樸房具有周詳布局,香港劏房問題其實已經存在很多年,政府明白一旦嚴格規管劏房必定會令劏房數目大減,從而令很多劏房居...

黃竹坑金寶花園2房叫538萬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20

黃竹坑金寶花園為區內一個約近40年高齡物業,惟發展商知名度大,且入場銀碼細,備受同區分支家庭追捧。 物業位於南朗山道8號,發展商為新鴻基,住宅樓層由2樓起,提供294個單位,實用面積由294至565平方呎,主攻2房和3房。...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