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應「公屋伏及樓奴咒」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14

香港仍然是天堂,千萬不要再聽那些「香港現在已經沒有機會」的廢話,機會源於「變」。任何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樣可以遇到近年港股恒生指數由15000點升到24000點的紅利時刻。


不要相信「香港已死」、「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地產已不能翻身」的說話,所謂一沉百踩,市道愈差就愈多人落井下石和悲哀的人自然多,大自然的法則是春夏秋冬、月圓月缺不斷交替才是定律。


同樣,樓價下跌,正是交租的人買樓的機會,當然每個人和投資項目的機會與風險結構都不同,但合適掌握到今次樓價下跌而入市的人其實是不少的,有很多不滿政府的人及有些已打算一生也不買樓的人,除了唱衰樓市之外,他們更加衍生了一些口號去抹黑買樓投資的人,例如「樓奴」這個字眼,有不少買了樓的年輕人在網上被欺凌,或者現實社群也有受到欺凌,樓價跌了,唱衰樓市的人甚至趁機踐踏,態度如鞭屍式的踐踏,是人生的悲劣行為。


「樓奴咒」成置業者壓力與標籤


「樓奴」成為了一頂帽子,將部分有心置業的人鎖在死胡同中。大多數人都可以將交租的錢去供樓,其實最後他們是可以得到供滿樓的物業,這起碼是一個好的選擇。有些人說上車買樓會被一些富人剝削,筆者承認房地產業總有霸權,但這種情況是不會影響到市民是否置業,因為由嬰兒呱呱落地開始,人的生活空間已經不是免費了,當長大後建立家庭,即使你不買樓,也要租樓。如果你不用費心,其實只是因為政府的資助房屋計劃,或是父母給的資產,是比別人幸福。


除樓奴外,亦有一種風氣認為不需去買樓,「住公屋就是贏到盡、最着數的方案」,不少人年滿18歲就申請公屋,享受政府的大量補貼,在需要買樓的時候才用「綠表」買居屋,他們號稱是「人生勝利組」。這本來是政府很好的體貼,但問題出在哪裏?正是當公屋住戶富有了之後,仍然容許繼續居住在公屋的寬限條件太寬鬆了,變成了「終身福利」。


最近有政府官員與商會領袖會面諮詢時,提到年輕人應該置業讓他們擁有資產,有測量師老友可能沒有聽清楚有關的內容,他情緒高漲地反映「現時年輕人不買樓上公屋最着數」,雖然令人啼笑皆非,但的確反映了真實的一面,年輕人依賴公屋的程度已經成為了一種包括父母也支持的完整系統了。


但筆者認為這個偉大的着數其實是一種「伏」,即是聰明人自己害了自己的陷阱。他們算漏了一點,就是政府不可能長期提供這種天真的恩賜,以會計帳目來說:公屋是「負資產」,在財赤嚴重的今天,在支出上和公義上都應該撥亂反正。




Recent Posts

See All
租轉買借幾多才能供平過租?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23

早前有發展商接受訪問時指出,面對息口下降及租金上升,可吸引投資者買樓收租,由租轉買的人士亦會增加,近日二手有相關實例。 利嘉閣地產發布的成交資訊,新近有西貢清水灣傲瀧3座中層E室的二手成交個案,單位實用面積約968平方呎,原則為3房1套連工人房,望園景及山景。新買家在傲瀧租...

 
 
 
何文田天鑄4房落地大窗望泳池景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23

何文田天鑄為區內年輕豪宅屋苑,視野開揚,部分單位可飽覽九龍全景及維港煙花景,單位配備私人升降機大堂,私隱度極高。 屋苑位於佛光街23號,鄰近港鐵何文田站,由新鴻基地產發展,共設兩期,提供520個分層單位及7幢洋房,實用面積由784至3,405平方呎,主打大單位。...

 
 
 
逸瓏海滙高樓底自建閣樓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23

政府於2019年10月放寬首置樓按,將9成按揭樓價上限由400萬提升至800萬元。 2022財政預算案,提升按揭保險樓價上限,充分照顧首次置業、樓換樓家庭需要。現時可申請最高8成按揭保險樓價上限,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的9成按揭保險樓價上限...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