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部分項目延期落成,令去年私樓落成量升至24,263伙,約20年以來新高,同時間施工量卻創有紀錄新低。業界指,新落成單位增加,主要受數年前市況向好所致,現時庫存量高企,發展商有見及此亦減慢施工步伐。
據屋宇署資料,去年12月共有15個項目落成,涉及5,584伙私人住宅單位,並較11月的4,041伙增加38%,總結去年共有64個私樓項目,涉及24,263伙落成,超越差估署原先全年預測量近9%,並較2023年全年的13,851伙增加75%,創自2004年以來,約20年的新高。
按地區劃分,去年新界區共有19個項目、合共11,556個私樓單位落成,佔整體比例約47.6%;九龍區共有28個項目落成,涉及單位總數11,015伙,港島區則有17個項目落成,涉及1,692伙。
私樓動工量5030伙 紀錄新低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去年私樓落成量較差估署預測的22,267伙超出近9%,因部分原先在2023年落成的項目延遲所致,估計2025年落成量將趨向平穩,初步料約1.9萬至2萬伙水平。
雖然去年落成量創新高,但同一時間,私樓動工量卻創有紀錄新低,去年12月份未有私人住宅項目動工,為繼同年6月及11月後,年內第三度「零動工」。而去年全年動工量累計5,030伙,較2023年的12,018伙大幅下挫58%,創有紀錄以來的23年新低。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稱,數年前樓市氣氛向好,發展商積極奪地,就算近期發展商打算調節供應,但由於不少項目早已規定,需於特定時間內完工程,引致私樓落成量上升,而去年施工量降至紀錄新低,可見發展商眼見供應量甚多,期望藉減慢施工步伐,拖慢項目的銷售進度,避免供應量長期處於高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