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千億財赤大件事 解決問題看決心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09

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8個月(去年截至11月20日)的財務狀況,整體開支及收入分別為4,716億及2,482億,計入發行政府債券所得的907億元及償還政府債券105億的本金後,錄得1,432億赤字。


換句話說,扣除債券的影響,本年度實際的財赤已經超過2,000億,更嚴重的是過去六個財政年度,其中五個都是出現赤字,累計赤字合共超過5,000億,令香港的財政儲備由原本的11,619億急降至5,709億。扣除2,711億的債項,淨儲備更降至3,000億以下,不足香港一年的支出,情況已經迫在眉睫。


其實問題已經持續了6年,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還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方案去解決,似乎覺得財赤只是周期性、而不是結構性。換句話來說,只要等經濟轉佳,政府賣地收入、印花稅、利得稅及薪俸稅就會增加,赤字自然會消失。


筆者也相信經濟有周期,展望未來三年,經濟回復的速度會非常緩慢,但財赤問題會影響人心,在中美角力的背景下,香港隨時會被作為攻擊的目標。


交椅州人工島計劃 倡暫叫停


削減財赤的公式很簡單,不是開源就是節流,或是兩者並行,但實踐起來卻是舉步難行。在經濟困難的時候,開徵新稅種,必然會遭到社會大力反對,也會破壞香港簡單稅制的優良傳統,實在是得不償失。至於節流就係要削減政府的公共開支,必然影響既得利益者,遭到反對聲音,遇到阻力是必然結果,當中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等,可以削減的幅度有限,如果能夠凍結其增長,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


另一類就係公務員的薪酬,筆者不建議無差別全面減薪,這很容易帶出惡劣信息,令私人機構也追隨減薪,消費信心會進一步受到打擊,影響經濟復甦。


筆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暫停遞交椅州的人工島計劃,這計劃花費近萬億,寄望賣地收回成本,可能是空想。暫停發展的消息也有助疲弱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商見供應減少,才會有信心投地,才能直接增加政府的收入,可為一石二鳥。

Recent Posts

See All
中原身體力行籌6萬元支持公益金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20

中原地產一向熱心公益,積極參與各類慈善活動,履行企業責任。中原已持續多年支持公益金百萬行,今年再次參與新界區百萬行,活動已於今年初在香港嶄新地標西沙GO PARK圓滿舉行,別具意義。 中原不僅捐款支持,更吸引約100名精英同事及家人身體力行支持,合共籌得6萬元善款,全數資助...

 
 
 
新地研發智能系統 加強監測棚架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20

新地 (00016) 旗下建築公司新輝,最新完成研發一套智能棚架監測系統TIE.Ai,加強監測棚架情況,每5秒會進行自動監測。系統已應用於新地旗下古洞住宅項目,並將免費借出系統予業界在20個工程中試用。 每5秒監測一次 確保安全...

 
 
 
今季樓市望延續「租價齊升」 料價升2%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20

美國聯儲局維持不減息,且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顯著回落。有主要代理行預測,第三季有望延續「租價齊升」格局,料樓價預計升約2%,租金則料升約3%。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預測,2025年第二季一手住宅成交量錄約4,800宗,較首季4,397宗增長約9.2%,創6年來...

 
 
 

Comentario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