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匯豐淨利息收入 連續兩年增近2成 [香港經濟日報] 2022-10-24

匯豐本周二(25日)將公布第三季業績,期內有美國加息步伐提速,料可紓緩俄烏戰局,以及因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政府推出「迷你預算案」引發「英鎊危機」(詳見另文──「英鎊危機對匯豐的影響」)所帶來的衝擊。再者,卓慧思已於上周四(20日)宣布辭任保守黨黨魁,暫留任首相一職至選出繼任人,令「英鎊危機」緩和,有助匯豐股價反彈。


事實上,隨着全球不少國家的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正常,匯豐的工商金融業務經調整稅前溢利佔比由2020年疫情嚴峻之時僅約15%,回升到今年上半年的33.5%(見圖一,並按年增11.4%,為4大業務之中唯一在上半年有增長者)。再者,美國聯儲局在今年6月起,將每次議息的加息步伐調高至0.75厘。


第三季淨息差料擴闊至1.49厘


在經濟活動回復兼加息幅度增大下,券商平均預計,匯豐第三季淨息差將按季底及按年,分別提升0.18及0.3厘至1.49厘,並帶動淨利息收入按季及按年分別增9.9%及23.9%至81.9億元(美元下同)。


對匯豐看得較樂觀的高盛預期,匯豐在資金壓力較小且市場利率快速上升的情況,將繼續處於有利位置,更預計匯豐季績將受到非常強勁的淨利息收入及淨息差提升0.19厘所帶動,淨利息收入將按季及按年分別增約11%及25%至82.5億元。


歐業務勢再拖累業績


不過,俄烏戰局由今年2月起困擾金融市場,加上美國加息提速加劇「去槓桿化」,以及近月的「英鎊危機」,令投資市場氣氛轉差,為匯豐的非利息收入、歐洲業務添上不明朗因素(歐洲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復甦動力也較弱,見圖二),並引來潛在撥備增加、匯兌及公充值變動虧損等。高盛也預期除淨利息收入及淨息差外,其他財務指標將不會有太大驚喜。


花旗指,第三季內,英鎊兌美元匯價於貶值約8%,料匯兌因素將影響匯豐英國業務收益表現;匯豐出售法國業務,可導致普通股權一級資本率減少0.3個百分點。


綜合上述利好、利淡因素下,券商平均預測匯豐收入由今年起回復增長,而淨利息為驅動力所在。至於季度股息,料待匯豐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在明年止跌回升才可恢復。由9月以來券商給予匯豐目檟價平均值約61元,較匯豐上周收市價41.55元,高出約47%。

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受加息衝擊,樓價顯著回落,早前政府落實減辣措施,給市場帶來正面訊息,永泰執行董事兼銷售及市務總監鍾志霖認為,市場需時習慣利息上調,減辣效應有助樓市進入鞏固期,預期未來樓價輕微波幅,亦正是用家置業時機。 鍾志霖坦言,過往市況熾熱,買家抽籤買新盤「心情有如坐過山車」,現時市況放緩,買家有充足時間選擇心頭好,正是用家置業時機。過去3至5年,發展商主力興建細單位,大單位奇貨可居,豪宅長遠升值能力強。 豪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今年整體經濟和資產市場表現較預期遜色,相關的政府收入例如賣地及印花稅受到影響,在收入比預算減少的情況下,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將高於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估算的544億元,或逾1000億元,他稱,下個財政年度庫房再錄赤字,可能「在所難免」,政府會在稍後編制的《預算案》中清楚交代。 陳茂波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匯報香港經濟情況,指疫情開支令政府整體赤字上升,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接受港台電視節目訪問時語重心長地表示,香港樓市已經出現系統性轉變,走勢有大變化,不再是「循環性的升跌」,形容「此熊非彼熊」,若沿用過去的思維會非常危險。老牌發展商對地產前景看法變灰,警惕性不容小覷,同時反映特區政府不斷強調的「賣地收入周期性有高有低」的講法未必站得住腳。 香港經濟持續疲弱,恒生指數跌至一萬六千幾點,有內地網民嘲諷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儘管財金官員接二連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