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加息周期樓價一定跌嗎? [星島日報] 2022-08-04

日前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0.75厘,這次是短期內第二次加0.75厘,毫無疑問,港元拆息立即被扯高,加息增加供樓負擔,樓市自然也受到壓力。報章媒體幾乎一面倒唱淡樓市,有專家預言在今年年底前樓價將有5%到10%跌幅。


然而,在一個樓市研討會上,學者曾淵滄博士被問及對後市的看法,第一句話就說:「樓市不會跌,不過,也不會升。美國加息加加下就會減,他說美國歷屆總統當選後的第二年都加息,之後就一直減息。」根據這個算法,難道美國明年就要開始減息?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供樓利率長期維持在5厘至10厘左右,後來美國在08年金融海嘯後進行量化寬鬆政策,由於聯繫匯率關係,香港便也一直享受超低利率。到了今天,即使Hibor息率有所提升,供樓利率也只是2.5厘左右,相對於內地供樓利率大約5厘,仍有一段差距。


根據以往經驗,加息周期樓價並不一定下調。如在2015年12月,美國開始加息周期,3年半共加了9次息,但香港只跟隨1次;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由初次加息後錄到135.89點,直至2019年6月錄得187.83點,樓價在3年半之間升了38.22%,即平均每年升幅超過10%。


從短中期而言,歐洲國家政經局勢不穩,美國今年連續兩季度出現經濟衰退,下半年加息態度可能軟化,明年隨時又再度減息。其實,影響樓市除了利率走勢,還有其他各種因素。香港樓市表現更加取決於供應需求、資金流向和經濟表現,至於利率,除非大幅飆升,否則並非影響樓市的主要原因。


供應方面,香港一手私人住宅未來3至4年潛在供應回落至9.8萬伙,似乎難以應付剛性需求;資金走向也值得關注,近期有部分人才移民以及資金流走,不光是工商界,社會各界也有所憂慮,紛紛開始反映意見。


加息在預期之內,通關卻遙遙無期。如何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如何發展國際創科中心,如何發揮國際超級聯絡人的角色,香港背負著艱巨的任務,也是光榮的使命。通關已逼在眉睫,今年底前務必先通好國際關,否則香港坐困愁城,周邊競爭對手獲漁人之利。


其他專家作者文章已在星島地產網上載,歡迎大家瀏覽並即時發問,星島地產網將安排作者親身回答。


詳情請上STP.STHEADLINE.COM

蔡志忠

亞洲地產創辦人

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

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受加息衝擊,樓價顯著回落,早前政府落實減辣措施,給市場帶來正面訊息,永泰執行董事兼銷售及市務總監鍾志霖認為,市場需時習慣利息上調,減辣效應有助樓市進入鞏固期,預期未來樓價輕微波幅,亦正是用家置業時機。 鍾志霖坦言,過往市況熾熱,買家抽籤買新盤「心情有如坐過山車」,現時市況放緩,買家有充足時間選擇心頭好,正是用家置業時機。過去3至5年,發展商主力興建細單位,大單位奇貨可居,豪宅長遠升值能力強。 豪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今年整體經濟和資產市場表現較預期遜色,相關的政府收入例如賣地及印花稅受到影響,在收入比預算減少的情況下,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將高於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估算的544億元,或逾1000億元,他稱,下個財政年度庫房再錄赤字,可能「在所難免」,政府會在稍後編制的《預算案》中清楚交代。 陳茂波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匯報香港經濟情況,指疫情開支令政府整體赤字上升,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接受港台電視節目訪問時語重心長地表示,香港樓市已經出現系統性轉變,走勢有大變化,不再是「循環性的升跌」,形容「此熊非彼熊」,若沿用過去的思維會非常危險。老牌發展商對地產前景看法變灰,警惕性不容小覷,同時反映特區政府不斷強調的「賣地收入周期性有高有低」的講法未必站得住腳。 香港經濟持續疲弱,恒生指數跌至一萬六千幾點,有內地網民嘲諷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儘管財金官員接二連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