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加快批則可省9個月時間 助供應提速 [香港經濟日報] 2022-10-26

政府為追趕房屋供應,擬加快建築圖則審批,目標大型項目約8成圖則可在首次或第二次呈交申請時獲批。業界人士指,相關措施或可縮短約9個月審批時間,長遠有助加快房屋供應及節省建築成本。


冀8成圖則 首次或二次申請批出


最新施政報告指,會以「促進者」思維加快圖則審批,屋宇署明年上半年成立「專責審批組」,專為提供500伙或以上私樓及過渡性房屋的建築圖則申請,提供協調及支援,目標為約8成圖則可於首次或第二次申請時獲批。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指出,現時圖則審批要經過多道流程,包括前期設計、屋宇署及地政總署審批,如方案不獲通過,便需交還作出修訂,期後再重新提交及審批等,過程複雜;屋宇署及地政總署,對發展參數等設計細節審批的尺度有所不同,導致會遇上很多阻撓及審批時間拖長。


他透露,過往部分大型項目圖則審批需時長逾1年多,認為政府以「促進者」思維加快批則,可在前期審批「鬆手些」,如在間隔設計是否可滿足房間採光度等細節上,容許留待後期深化設計時作出調整。倘能將現時圖則一般要經過3至4次呈交申請才獲批,壓縮至首次或第二次,將可縮短審批時間半年到9個月,屆時有助加快房屋供應及節省建築成本。


長實 (01113) 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亦認為,措施令發展項目時更易控制時間,從而有效運用資金,令整體供應更穩定,有利穩定樓價。


另外,政府亦擬明年就業界及部門應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製作圖則,並呈交部門審批訂立路綫圖,將於2024年首季推出應用軟件。何鉅業指,上述技術是讓發展商可提前將項目每個設計部分併合,更清晰了解項目細節,有助減低後期施工的誤差。


據屋宇署資料,本港過去5年(2017至2021年)共批出1,177份建築圖則,平均每年批出約235份,而今年首8個月共批出161伙,每月批則介乎11至34份不等。

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坊間有聲音投訴地產商「合謀投地」,認為他們有默契地出超低的價格投標,致使港府賤賣土地。正如今年9月份啟德住宅地段,以53.5億元招標售出,每呎樓面地價為5,392元,比2019年同區招標出售的每呎19,636元,足足便宜了7成,也比10年前啟德首次賣地的價格還要低。時光倒流回到10年之前,難怪外界認為港府賤賣土地,更加責備地產商合謀定價投地。 近期社會上又對地產商「合謀不投地」產生不滿。甚麼叫「合

美國經濟數據暫時強勁,卻有放緩之勢。有「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行政總裁岡拉克相信,美國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明年或陷入衰退,利率有機會下滑。美國銀行行政總裁莫伊尼漢認為,美國經濟可望軟着陸,消費開支與商業貸款需求則轉弱。筆者預期明年美國投資市場處於爭持格局,表現反覆。 岡拉克指出,美國經濟有下滑徵兆,包括失業率上揚、2年期與10年期國庫券息差保持倒掛逾一年、美國出現初步的裁員潮等等,預期

發展局正在擬議《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香港測量師學會表示支持,期望盡快獲得具體草案,並將對其進行審閱,向政府提供回饋意見。 總體而言,擬議的《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能有效建立穩健的建造業付款及收款安排,從而確保工程的進度與質量,並加強對從業員的保障。學會將積極參與其立法過程,積極向政府提供測量專業上的意見,並繼續會與政府和其他建造行業相關持份者合作,以確保擬議的《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