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今年初通關後,細價樓及豪宅率先起動,特別是吸引更多內地富豪的資金流入香港,帶動超級豪宅交投,刺激樓市氣氛。
逾半億豪宅成交 年初錄52宗
隨着中港恢復通關,3方面刺激本港樓市。首先是通關後,在內地的豪宅潛在買家更加容易實地睇樓,從而增加香港豪宅市場的需求,例如據美聯上月中數據顯示,單是今年初一個多月時間,一手市場逾半億的豪宅成交便錄得52宗,按季大增63%,連同今個月,相信豪宅成交量增幅將會更為明顯。
至於近期入市豪宅的買家,亦正正以內地客為重要客源,例如由第一集團持有的九龍塘根德道豪宅重建項目,據指以5億元易手,有傳買家亦是內地人士;而上月以4,360萬元沽出的一間北角海璇豪宅單位,買家亦屬於內地客,並支付多達3成「辣招稅」。
除了內地客源增加,改變過去幾年疫情下香港樓市「塘水滾塘魚」的困局外,與內地通關後亦會帶動商貿、旅遊等經濟發展,對於本港實際經濟有推動作用。按照政府估算,今年香港經濟增長便有機會達3.5至5.5%,明顯較2022年下跌3.5%為佳。
實體經濟增長將會帶動本港的就業情況,以至薪酬增長,則對於本港細價樓市場有幫助,相信是近期多個主打細單位、上車盤的新盤熱賣原因之一。
最後,隨着通關後經濟好轉,市場氣氛亦向好,當市場減價、劈價情況減少,準買家及投資者對於入市的信心亦會增加,在互相影響下,有望進一步推動樓市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