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住宅上季負資產1.1萬宗 按季飈2倍學者:若樓價再挫10% 個案增至2萬宗 [香港經濟日報] 2023-11-01

隨着上季樓價跌4%,負資產個案亦再次飈升,今年第三季住宅負資產1.1萬宗,按季急增2倍,創今年新高,主要涉按揭保險貸款等。有學者預計,若果樓價再跌10%,負資產個案有機會升至2萬至3萬宗。


金管局公布,今年第三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報11,123宗,較今年第二季末的3,341宗,按季增加2.3倍,屬於今年季度新高,並且逼近2022年第四季錄得12,164宗水平,屬於2005年第一季以來的次高水平。


據金管局解釋,有關個案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而這類貸款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


樓價年內轉跌 致負資產急增


隨着去年下半年樓價開始下跌,負資產宗數曾經在去年第四季升至1.2萬宗,雖然今年上半年樓價回升,一度令到負資產宗數回落,但按照差估署的私樓樓價指數及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在第三季分別下跌4.4%及6.3%,全年樓價由升轉跌,導致負資產宗數再次急增。


至於上述1.1萬宗負資產個案合共涉及貸款額達593億元,相較今年第二季的174億元亦增加2.4倍,而負資產貸款中無抵押部分金額亦按季急增6倍至20億元。


綜合學者及按揭業界普遍預期,負資產個案仍未見頂,隨着樓價下跌,今季仍然有進一步上升壓力。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施政報告「減辣」力度不夠,相信今季樓價仍然會繼續下跌,若果樓價再跌5%至10%,負資產個案更有機會升至2萬至3萬宗,需要去到明年上半年美息回落、政府撤銷「辣招」,負資產才有機會在第一、二季見頂;而中大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則認為,「減辣」可提振樓價回升3%至4%,相信負資產宗數將穩定下來。


拖欠逾3個月貸款比率 降至0.02%


雖然負資產宗數再次大升,不過按照金管局數據,上季末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貸款比率只有0.02%,按季減少0.07個百分點。業界普遍預計,帳面上的負資產個案對於樓市實際影響不大,其中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相信,陷入負資產的二手業主避免「抬錢賣樓」,將遏抑二手交投,但對樓價影響不大。


另外,樓市淡靜,9月新批出按揭貸款5,130宗,按月減27%,創7年半新低紀錄,而涉及貸款額255億元,按月跌28%,創3年半新低。而新申請按揭貸款8,787宗,按月微升2%,而首9個月則累積申請6.26萬宗,較去年同期跌12.5%。

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政府推出減辣措施已超過1個月,一如市場預料,樓市並沒有被刺激推升,一、二手樓市交投依然淡靜,短期樓價更呈現持續跌勢。然而,香港私人住宅市場卻背道而馳,住宅租金持續上升。 香港樓市受加息及經濟下滑等不利因素影響,樓價持續下跌,並已經創出超過6年半的新低!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10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跌至321.4點,是2017年3月以來的最低數據,按月跌2.2%,跌幅只是較9月的2.4%略為收

自從《施政報告》公布,一眾樓市「減辣」措施日前已正告「滿月」。在這一個月之內,一、二手交投上雖未見大幅突破,但的確較之前活躍。尤其是一手市場「群盤並起」,天水圍大型新盤的開價更是等於向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引來極大回響。 筆者執筆之時正是開賣前夕,根據傳媒報道,已收到逾1.84萬入票,超購多達51倍,料銷情亮麗。個人估計,隨着今次大型新盤帶來刺激樓市的正面作用,相信12月份購買力將持續湧入一手市

赤柱環角道7至11號,是由培新集團發展的洋房項目,位於赤柱舂坎角環角道,入伙日期為2008年11月,樓齡約15年,屋苑僅提供3個洋房單位,每間均設獨立專屬門牌,實用面積由2,513至2,671平方呎,是次介紹單位由著名設計師Lillian Wu操刀,走歐式建築風格,整體簡約時尚,更享有開揚景觀。 單位實用面積2,513平方呎,連1,004平方呎花園及586平方呎天台,屬於3套房間隔,業主叫價1.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