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3年樓市氣氛有所改善,為發展商推盤注入動力。有地產代理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有119全新項目,涉及逾4萬個單位可供推售,是近19年最多供應量的一年,當中以啟德區供應最密集。
由於部分原定去年推售的新盤延至今年推售,加上有大批項目漸趨成熟,造成新盤供應高峰期。利嘉閣地產指出,今年全港將有約119個全新一手私宅項目潛在供應,合共將提供約40,291伙,較去年的34,046伙增加18.3%,創19年最多。
今年新供應中,不乏鐵路站上蓋項目,一共有16個項目預計期內推售,共提供12,227伙,佔全港總伙數達30.3%,例如日出康城13期(2,550伙)及黃竹坑站港島南岸5期(1,050伙)等。
跑道區佔九龍供應逾37%
而若以地區劃分,啟德新區及跑道區將是供應重鎮,今年將有14個項目提供8,592伙。其中有11個(包括拆細的分期項目)項目坐落在啟德跑道區,合共提供6,362伙,一條跑道已佔了全九龍逾37%的潛在供應。例如承豐道15號(第1期)佔1,017伙;承豐道18號1A及1B期合共有1,146伙。
而除了跑道區外,啟德區還有3個項目共2,230伙,其中協調道1、2期共有1,488伙屬全新供應。
另一個供應重鎮是元朗區,全年共有11個新盤可於期內推售,當中有3個近千伙大型項目,令區內潛在供應量達5,356伙,成為全港潛在供應第二多的分區。
另外,若以發展商計算,新地(00016) 有機共14個項目合計8,040個單位,成為今年單位伙數最多的發展商,當中大部分(7,565伙)更屬獨資項目,有望成為2023年實際的潛在推盤王。
至於總伙數次多的恒地(00012) 共涉6,996伙,惟若以獨資項目計算(包括港鐵項目),則只有約3,156伙,佔比約45%。
一手買賣登記量 料達1.5萬宗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踏入2023年,承接各項利好消息,相信發展商會重新積極推盤,以貼市價帶起銷情,藉以收復去年的失地。預期今年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可較去年升約5成,至約1.5萬宗水平,而登記金額亦料相應增加49%,上試約1,680億元水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