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通關前夕,二手升溫,接連兩個長假期,10大屋苑均錄得理想成績,單是過去3天新年假期錄31宗買賣成交,創12年新高;加上數據指2022年樓價累跌15%,準買家見樓價喘定,趁農曆新年前加快入市步伐,致令市場氣氛顯著好轉,最特別是重現旺市常見現象。
唐榮分享3個個案,讓大家感受二手市場的實況。
憂通關樓價升 多枱客同時睇樓
個案一:最誇張首推幾枱客同時迫在一個單位睇樓,話說馬鞍山新港城一個不足500平方呎3房單位,出現多枱客同時睇樓情況。向來市場對「有質素」、「能睇樓單位」、以及「目標銷售單位」特別有興趣,往往成為市場焦點,惟過去大半年,這類同時睇樓,又或排隊睇樓的情況,也跟隨大市氣氛低迷已少見。
至今隨着中港通關、港股造好等利好消息助攻下,加上樓價已有一定回落,部分準買家恐通關後造價掉頭回升,所以近日加快入市步伐,市場如打了強心針一樣,幾枱客同時參觀,還是排隊睇樓也再現。
其實,新港城在上月(12月)表現甚為不錯,錄得34宗二手成交,交投量除好過鄰區沙田第一城(20宗),且為近2年交投最旺月份,較2021年3月的29宗還要高,從數據反映出準買家的心態已稍回復正面,兼重投市場。
個案二:租客相繼轉跑道,一直租樓的用家曾睇過青衣多個屋苑,最終揀了區內一個居屋3房,實用面積590平方呎,作價550萬元(已補地價)。原來該買家早前已睇過購入單位,惟當時叫價600餘萬元,與自己預算600萬以下有差距,所以空手而回,其實銀碼550萬元可選購同區私樓2房,但單位面積不及所購入的居屋3房大;另外,一對年輕夫婦租樓多時,計劃置業,並睇樓2個月,已參觀數10個單位後,終斥580萬元購入屯門海典軒一個2房單位。
個案三:古代有女兒代父從軍,現代有父母替愛兒探路睇樓,為愛兒尋找安樂居所。據悉,隨着樓市回穩,該買家的慈父慈母趁通關前,為愛兒一口氣睇了心儀屋苑10個單位,最後愛兒也接受父母苦心,以低於估價逾1成、573萬元購入葵涌新葵芳花園一個2房單位。
中原報告顯示,二手私人住宅成交表現在12月份錄2,065宗及182.0億元,較11月的2,159宗及195.4億元,分別下跌4.4%及6.9%,而12月數據主要反映11月實際市況,顯示當時出現極低沉市況。宗數是創2020年1月1,978宗後的近3年按月新低,金額創2022年9月181.3億元後的3個月新低。
準買家提速最關鍵是樓價已有一定跌幅,2022年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累跌15.05%,跌幅主要集中於第三季(跌6.62%)及第四季(跌7.43%),樓價兩季累跌13.55%。剛性需求下加速決定,再者港人羊群心理作祟,眼見單位一個一個被消化,恐樓價掉頭回升,錯失樓市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