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九展功成身退變陣商住發展 [香港經濟日報] 2024-07-03

前身為工業區的九龍灣逐步轉型為商貿區,作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主要部分,區內項目積極計劃重建為商業項目,涉逾147萬平方呎。而近日正式結束營運的區內地標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原亦擬重建商廈項目,惟發展商近期變陣,大幅削減商業樓面外,亦為重建方案加入住宅元素。


在起動九龍東推展下,九龍灣陸續轉型為區內重點的商貿區,但因區內不少大型工廈均由單一業主持有,故此要展開重建的難度較高。


觀乎該區近年有3個重建為商業項目批出,涉逾147萬平方呎商業樓面,包括由中渝置地 (01224) 主席張松橋等持有的臨澤街8號啟匯,雖項目曾在2020年年中,獲屋宇署批准建築圖則以重建2幢28層高商業大樓,總樓面約68萬平方呎,惟去年該廈獲醫管局承租約10層樓面,故料發展商短期內未必會落實有關重建計劃。同時,永泰 (00369) 旗下常悅道13號瑞興中心,於2022年亦獲屋宇署批准重建1幢26層高的商廈(另設4層地庫),涉及總樓面面積約26.3萬平方呎。


減總樓面 增建1881伙住宅


值得留意的是,由億京夥同資本策略 (00497) 組成的財團所持有的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原已向城規會申請重建商業及工業展覽館,申請亦已在去年獲會方批准,不過近日發展商變陣,減少總樓面及地積比率,並加入住宅元素,擬重建6幢住宅,1幢商廈及1幢混合用途大樓,提供1,881伙住宅,總樓面面積約146萬平方呎,當中住宅樓面佔約92.4萬平方呎,寫字樓佔約29.2萬平方呎樓面,亦設樓面約12.1萬平方呎工業展覽館等。上述財團早於2021年中以約105億元,向合和實業 (00054) 買入項目,而項目已於上月30日正式結束營運。


另外九龍倉 (00004) 持有的啟興道九龍貨倉,則已於2022年底亦以約20.9億元完成補地價,將由目前的工業用途轉作商住項目,將提供約1,782伙。


與此同時,政府亦積極騰出空間作重建之用,包括將區內前運輸署驗車中心、廢物回收中心、驗車中心等設施搬出,以組合為「九龍灣行動區」,發展大型商業、零售及文化項目,總樓面面積涉逾430萬平方呎,但因近年商廈空置率上升,估計政府短期內未必會推出上述商業用地招標。


Recent Posts

See All
洪水橋地建議改劃 擴大學城面積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15

北部都會區擬預留用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有業界建議,把洪水橋新發展區內原本被劃為其他用途的土地,整合並改劃用作發展北都大學城,面積大幅增加。 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都大學教育城」分別分布於牛潭尾(涉約46公頃)、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佔約5公頃),及新界北新市鎮(涉約40公...

 
 
 
元朗牛潭尾用地 建分層住宅今審議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11

元朗牛潭尾夏威夷豪園以南的一幅用地,於去年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以發展1幢3層高分層住宅,規劃署不反對申請,料城規會今(11日)審議後,料批准申請的機會大。 上述用地的地積比率擬由0.2倍放寬2成至0.24倍,其建築物高度限制則由6米(主水平基準上,下同...

 
 
 
甯漢豪:設北都管理局 非最好方法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11

北都3個片區開發試點早前接獲22份意向書,議員問及日後會否考慮採用雙信封制招標,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稱持開放態度,又稱會分析意見後訂立合適的項目完工時限。 議員問及當局可否就用地的建築規約期限(完工時間)給予企業彈性,但甯漢豪認為,這屬於兩難情況,因為當局要加快建設,憂慮給...

 
 
 

コメント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