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鐵綫效應 助中葵涌工業區轉型 [香港經濟日報] 2022-11-2

施政報告提出「中鐵綫」新鐵路,由元朗錦田經葵涌連接九龍塘的走綫,現時距離葵興港鐵站較遠的中葵涌工業區,周邊未來有機會設新車站,有望加快區內工廈轉型。


葵涌工業區大概可以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青山公路,葵涌段西北面的中葵涌工業區、葵涌道東面的葵涌工業區及葵青交滙處周邊的南葵涌工業區。


7宗重建或改裝 涉256萬呎


雖然葵涌區內現時有葵興及葵芳2個港鐵站,不過兩者距離中葵涌工業區相對較遠,以比較近的葵興站為例,步行至中葵涌工業區的工廈需要12至20分鐘。


按照政府構思中的中鐵綫將會由錦田出發,經葵涌至九龍塘,發揮分流屯馬綫的作用,將會採用快綫形式營運,減少中途站,有機會只會在東北葵、石籬一帶設車站。若果構思落實,中葵涌工業區交通將會進一步改善,推動該區轉型。


近年受惠於新的工廈活化政策推動,中葵涌亦有不少工廈計劃重建或改裝,城規會近年批出至少7宗申請,涉及約256萬平方呎,包括作為住宅、數據中心、新式工廈及酒店用途,類型相當多元化。


醬油廠重建規模最大 供1336住宅


規模最大屬於同珍集團旗下葵涌同珍醬油廠重建計劃,位於昌榮路1至7號,在2019年獲城規會批准,將重建成4幢住宅物業及1幢商廈,樓高14至40層,總樓面約103.7萬平方呎,提供1,336個住宅單位、15.8萬平方呎辦公室及9.2萬平方呎的零售樓面。


另一方面,近年數據中心需求殷切,吸引不少財團收購區內工廈以重建成為數據中心,當中萬國數據 (09698) 便在區內3個工廈重建項目,均是計劃重建成為數據中心,涉及約75.9萬平方呎樓面。


其中包括大圓街2至10號美羅工業大廈,現為約47年樓齡舊式工廈,申請以地積比率11.7倍重建,將建成22層高的數據中心,總樓面涉約23.5萬平方呎;而打磚坪街57至61號中央工業大廈,計劃重建成20層高數據中心,總樓面約27.7萬平方呎。


除了數據中心之外,近年不少工廈希望重建成為新式工廈,以獲得額外的樓面,例如南豐計劃重建打磚坪街94至100號工業地盤,以重建23層高的新式工廈,總樓面約19萬平方呎。


葵涌區工廈有價,早前藍田街30至38號全幢工廈放售,可建樓面約19萬平方呎,將於11月23日截標。

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集團過往多投資商業項目,資本策略地產(00497) 執行董事何樂輝指出,寫字樓因整體空置率高,消化需時。 資本策略一向擅長發展商業項目包括寫字樓、商舖等,何樂輝稱,高息持續對工商舖衝擊頗大,後市上以酒店較理想,而寫字樓則相對看淡,「現時市場上有逾千萬平方呎寫字樓待消化,實在需時。」 港人北上消費潮 料屬短暫 他提到,因環球經濟轉弱等因素,通關後機構擴充個案不多,反之縮減樓面,「租客基本上以降成本縮

近期舖市買賣未算熾熱,有老牌家族亦沽售非核心物業鎖定利潤,旺角太子彌敦道一個巨舖,建築面積逾8000方呎,以約8,600萬成交,原業主為有「木器大王」之稱的傅世彪家族,物業19年升值1.36倍。 旺角彌敦道776至778號地下連地庫及1樓,地下建築面積約3060方呎,地庫約2600方呎及1樓約2,358方呎,合共8018方呎,以約8600萬成交,平均呎價10726元,租客包括永興冰室及SNAP F

中港全面通關接近1年,英皇集團(00163)副主席楊政龍指,內地客源較以往更為質量兼備,明年商舖租金睇升。 疫情期間零旅客到訪香港,最受衝擊莫過於核心區一綫街舖位,而今年初中港通關,即為核心區帶來商機。楊政龍稱,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客訪港已回復至疫情約8成半,各區人流顯著上升,整體市道氣氛亦明顯得到改善,相信內地客源已陸續重回尖沙咀、銅鑼灣等核心商業零售區域。 旗下舖租出租率錄升幅 他認為,內地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