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3年,好消息連連,日前政府正式落實中港通關,勢將刺激資金流入本港,並率先帶領港股重上20000點關口,而樓市亦早已呈現回暖迹象。
事實上,通關消息一出,有新香港人及「聰明錢」偷步入市,趁樓價未大幅上升時「執筍貨」,甚至有大手客狂掃一手盤,市場上亦錄得多宗買家「無睇樓入市」的二手成交,由於樓市氣氛轉旺,筆者預料今年樓價有望睇升10%或以上。
去年樓市受疫情嚴重打擊,一二手交投均創有錄以來的新低。一手方面,根據本行資料研究部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2022年錄近9,180宗一手住宅註冊,較2022年的16,650宗減少約45%,創自2013年一手銷售條例後的新低。
而二手方面,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022年錄36,974宗二手住宅註冊,較2021年的60,332宗減少約38.7%,創自1996年有紀錄新低。
若以金額劃分,當中價值500萬以上至1,000萬元二手住宅註冊量按年跌幅最大,錄19,262宗,較2021年的35,283宗減少約45.4%;價值1,000萬元以上二手住宅錄6,261宗註冊,較2021年的10,205宗減少約38.6%;而價值500萬元或以下二手住宅註冊量按年跌幅最少,錄11,451宗,較2021年的14,844宗減少約22.9%。
餘貨新盤列陣 測試水溫
本港經濟及社會正步向復常之路,有不少發展商均推出貨尾單位「試水溫」;預料通關將有效刺激「北水南調」,而資金將加快流入樓市,有效帶動豪宅市道,資金將續追捧優質豪宅。預料發展商將重啟推盤步伐,屆時有望引發積壓多時的購買力釋放,雖然短期有機會凍結部分地區二手購買力,不過一手帶動市場氣氛升溫,二手亦將受惠,而一手向隅客亦回流市場尋寶。